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小麦做大,靠第一生产力
来源:种子网           2006年06月29日   阅读: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夏收时节,关于小麦的话题自然引人关注。      据农业部的消息,随着全国麦收的基本结束,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单产有望再创新高,小麦优质率将首次超过50%,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小麦总面积的54%,预计比去年提高6个百分点。专家们分析说,这些变化后面,科技进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报记者穿行田间地头,走访专家学者,采撷到几件种麦子的新鲜事。请读者仔细品味一下,是不是“科技味”很浓?      ——编 者         “矮败小麦”育种忙      “后代”个个能力强      跟咸阳的麦子比,北京通州区的小麦新品种长得更“牛气”。      麦田里,记者看到正待开镰收割的1800多亩国审小麦新品种“轮选987”长势喜人,一派丰收景象。经专家估产,亩产突破600公斤高产纪录。      利用“矮败小麦”育种平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刘秉华率领的课题组选育出10个新品种,在今年的小麦生产中表现出独特高产、抗病的优越性。“轮选987”只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个。      专家说,“轮选987”集高产、稳产和广适性于一体,它的特点是后期灌浆快,抗寒、抗病能力明显增强。在3年的推广示范中,“轮选987”品种在高肥水条件下,能实现高产更高产,比对照品种增产15%以上;在一般肥水条件下,在中下等地力或偏沙土地种植,抗逆性、耐瘠薄、适应性和稳产性突出,增产幅度超过20%,使中低产田实现高产。      作为育种工具的“矮败小麦”,不是一个具体的小麦品种,而像一座宏大的良种“加工厂”,可以源源不断地培育出满足不同需求的新品种。“绿色革命之父”、诺贝尔奖获得者布劳格将其誉为“小麦育种的革命”。      中国农科院院长翟虎渠告诉记者,目前在河南、山东、江苏、河北、陕西、西藏等不同地区,根据不同选育目的构建的100多个“矮败小麦”高效育种“加工厂”,已选育出“轮选987”、“皖麦42号”、“淮麦16号”、“川麦41”、“晋春14号”、“伊农21”等10个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2000万亩以上,大大提高了小麦的育种效率。      麦秆“筋强骨壮”      麦客无奈“下岗”      6月上旬,正是陕西咸阳市夏收的黄金时间,也是往年麦客们最忙碌的季节。可是来自宁夏固原县的麦客张宽,却无奈地从陕西乾县搭上了回家的长途汽车。像张宽一样,5 月底就陆续从外地赶到咸阳的数千名麦客,由于无人雇用而全部“下岗”。      在乾县街头,一批麦客没有下地割麦,却成堆地坐在树下乘凉,部分麦客在乡村之间串来走去,无人问津。而在田间地头,数百台联合收割机隆隆作响,农用车欢快地将脱粒的小麦拉回家中,硬茬播种机紧随其后,马不停蹄地种上玉米。      农业部发布的消息说,今年全国小麦机收水平超过80%,在各地的麦收中,跨区机收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自甘肃陇西的麦客王大爷说,他年年到关中割麦,靠这手艺 20 多年来确实挣了些钱,可这几年咸阳涌出那么多的收割机,三五分钟就割 1 亩地,以后得想别的办法了。      是收割机抢了麦客们的饭碗吗?对,也不全对。更准确地说,是麦秆的变化帮收割机“打败”了麦客。从甘肃庆阳来的一位麦客说,以往麦客们不怕收割机,是因为小麦经常倒伏,收割机无能为力。可是咸阳市这几年大力推广实施小麦统繁统供、测土配方施肥、精量半精量播种、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小麦“吃”得科学,长得“筋强骨壮”,为大面积机收创造了条件。      不种平地种垄上      优点多多好推广      有了良种,还需良法配套。小麦历来都是平地种植,然而,记者日前在山东省邹平县焦桥镇兴隆村看到,这里的小麦种植不再采用平作技术,而是都将小麦种在了垄上。      为什么要将小麦种在垄上呢?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小麦精作栽培研究室主任王法宏告诉记者,小麦垄作栽培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平作的栽培方式,这种方式便于管理、省工省时、能减少农业化学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节水、抗病、增产、低耗、高效的特点。      王法宏说,垄作栽培技术是将原本平平一片的土壤用机械起垄开沟,把土壤表面由平面变为波浪形,在垄上种二三行小麦,就像种花生、大豆一样。土壤表面这一小小变化,不仅扩大了土壤表面积40%左右,还增加了光的截获量,大大地提高了小麦光合作用的能力。同时,小麦垄作栽培也改变了灌溉方式,由传统平作的大水漫灌改为沟内小水渗灌,水分利用率可提高40%左右,而且小水渗灌消除了土壤板结,增加土壤的透气性。      小麦垄作栽培不仅改进了施肥方法,提高化肥利用率10%—15%,还有利于田间的通风透光,使小麦基部粗壮,茎秆健壮,抗倒伏能力和抗病性显著增强。由于垄作栽培方式垄沟相间,便于田间机械操作,减少了对化学除草剂的依赖和农业化肥污染,还降低了30%左右的生产成本。      小麦垄作栽培为我国小麦的种植提供了一种崭新方式,实现了作物残茬的全部还田,被国际小麦专家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截至目前,小麦垄作示范基地已遍及山东省的16个县(市、区),累计推广40余万亩,可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5亿多元。         欲问品质如何定      科学评价有标准      小麦分弱筋、强筋和中筋3类,强筋、中筋小麦适合做面包、面条和馒头,而弱筋小麦适合做饼干和糕点。如果该做饼干的做了面包,闹不好吃一口就会满嘴掉渣;该做饼干的去做面条,可能捞起来就会散架。      提高小麦加工食品质量,需要科学的评价方法。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何中虎博士和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晏月明教授领导的团队,他们历时10年完成了“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研究”,从“加工食品品质、品种品质性状、蛋白质、dna”等4个层次,对200多份小麦品种进行研究,建立了40多个品质性状的评价体系。按照这一体系,可从蛋白质、淀粉、硬度、色泽等方面分析,从而鉴别出小麦做成的不同食品究竟是好是坏。      研究人员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硬度形成的分子机理做了部分修订,并阐明了籽粒硬度在中国小麦中的演变规律及等位变异特点,尤其是发现了5个新等位基因,占普通小麦等位变异的1/3。“高秆或低秆作物都是由等位变异造成的,它对小麦的品质改良起着重要作用。”何中虎解释,“之所以要″研究得这么深入,就是要把评价标准搞得清清楚楚。”      “有人以为小麦中的蛋白质越多越好,其实不然。有的面粉中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却低。所以鉴别蛋白质质量,对小麦品质至关重要。如果能够把不理想的蛋白质组成改为理想的,就可以提高小麦的品质。”何中虎举例说。      许多人对经常食用的馒头大小并不在意。其实,馒头大小是有标准的,否则就会影响到它的品质。什么样的尺度最好?研究人员借助计算机图像识别用于馒头品质鉴别,就使馒头制作从和面、测温、醒发直到机器成形都有了具体标准。      高产耐旱两相交      节水节电效益高      一般小麦品种从种植到收获至少要浇4次水,水电费支出成为麦区农民很大的负担,而少浇1次水就可节水六七十立方米,节省几十元钱。为此,石家庄市农科院培出一种节水高产小麦——“石家庄8号”,即使1次水不浇,亩产也可达到400公斤,浇1次水平均亩产可达500公斤以上。      记者在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业试验基地看到,在多种优质耐旱小麦品种对比试验中,“石家庄8号”长势很好。据介绍,这一小麦新品种是由高产和抗旱小麦品种进行杂交而选育成功的,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目前已推广到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省。      石家庄市农科院院长郭进考告诉记者,经过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河北省农科院旱作所、西北农大等多个科研单位多年鉴定,“石家庄8号”在水浇地表现为节水高产,在半干旱地表现为抗旱丰产,水分利用率高达1.9千克/立方米,即投入1立方米水产出1.9公斤小麦,比目前国内一般高产小麦品种的水分利用率提高2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