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县域经济 >> 内容阅读
2005回顾与展望新农村建设
来源:种子网           2005年12月16日   阅读:

2005年,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势头良好,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粮食总产量在去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又有增产,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成绩可圈可点   今年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全年粮食产量预计在去年大幅增产的基础上又有所增加。夏粮、早稻获得较好收成,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仅夏粮总产就达到1亿吨,增产512万吨。   农民现金收入较快增长。来自国家统计局最新抽样调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农民现金收入人均2450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1.5%,增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农民全年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有望保持去年的水平。   农业各行业运行良好。种植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渔业生产稳步发展,乡镇企业平稳运行,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农业机械化步伐加快,农垦经济较快增长。畜牧业发展势头较好,目前正在全力防控禽流感,力争将损失减到最小。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步伐加快。一大批先进适用技术、良种良法运用到粮食和农业生产各个领域。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3亿亩,每亩可节本增效20元。超级稻全年推广面积可达6000万亩。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顺利推进。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启动了一批农业重点工程项目。优质粮食产业工程进展顺利,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得到加强,“沃土工程”稳步推进,耕地质量建设得到加强。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展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此外,提高给农民的征地补偿,给农民建立社保;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切实保障进城农民合法权益,改善农业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环境;尽快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改革粮食流通体制;继续加强农业和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等政策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城乡统筹迈出重大步伐。      可以说,农业发展的好势头正在得到继续保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农村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好形势,这一切都为明年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呈现“四大活力”   今年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的良好成绩,主要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进一步稳定和强化支农政策措施。   今年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从9个方面列出27项重要政策措施,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着力点,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基本目标,对今年的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加强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和指导。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行动,密切配合,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奋力拼搏,各级农业部门突出中心任务,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有关专家将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特点概括为四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用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更加注重用深化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更加注重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更加注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正是这四个“更加注重”,使今年的“三农”工作展现出“四大活力”。   一是加大中央支农政策落实力度,增强了农民的生产活力。今年以来,中央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税费改革继续深入开展,农业税免征步伐进一步加快。今年减免农业税预计受益农业人口8亿多人,可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210亿元。同时,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      二是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展现出发展农业生产的科技活力。50个粮食主导品种的推广、20项主推技术的普及,使粮食生产科技含量有了较大提高,农业科技正在田间地头展现出丰富的魅力与活力。养殖方式转变步伐逐步加快。“阳光工程”培训人数上半年已近100万人,培训280万人的目标有望实现。   三是着力创新机制,不断增强工作活力。近两年来,农业部门一直在探索新形势下如何与时俱进地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从健全粮食生产联席会议制度、工作督导制度、领导联系点制度等机制,到确定100个农业科技入户试点县,落实10万个农业科技示范户,从各地纷纷扩大试点范围,整合资金投入到科技入户工程,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春季行动,全面促进了粮食生产。      四是努力化解不利因素,不断强化农业部门的应对能力。“靠天吃饭”一直是中国农业面临的现实问题。针对今年春夏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和病虫害偏重发生的不利情况,各级农业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帮助农民群众抗灾救灾,不仅减少了农民的损失,而且在化解各种不利因素的过程中,强化了各级农业部门的应对能力。   虽然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解决,目前农村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粮食继续增产、农民继续增收难度加大,农业基础仍然比较脆弱等。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      要有良好开局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   有专家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就是统筹城乡发展,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一个战略举措。   从《建议》对新农村描述的20个字里可以看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发展农村经济的内容,又有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内容;既有农村综合改革的内容,又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要完成这个系统工程,实现建设新农村的美好目标,“十一五”期间要突出抓好“六新”,即培植新优势、培育新农民、发育新组织、形成新机制、资源新配置、塑造新风貌。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年一定要有良好开局,应着重抓好四项工作,即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