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农资信息 >> 内容阅读
广西:农资信息进农家
来源:种子网           2005年09月02日   阅读:

    在广西兴安县农资批发市场,全国农资打假春季督查组看到每家店内都张贴着承诺书,保证不经销假冒伪劣、无证或证号不全、无产品合格证或检验不合格、过期或无使用效能、无标签或标签不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或撤销登记的6类农资。这只是该县农资信用体系建设有关行业自律的部分内容。

  兴安县是广西农资信用体系和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双料”试点县之一。从2004年7月起,该县实施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在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3个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目前,全县农资抽检合格率、农资质量都有所提高,农民投诉减少。复混肥市场与去年同期相比,违规的复混肥品种减少17个,数量减少221.6吨,罚款减少1.36万元。

  为确保农资市场经营秩序根本性好转,兴安县成立了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农业局牵头,会同工商、质监、经贸等部门,建立了全县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联系会议制度。目前,兴安县从各乡镇人大政协代表、农技服务中心技术人员、生产种植大户及普通农民中聘请了51人作为农资质量监督员,定期召开座谈汇报,实时监督农资质量,形成了社会监督网络。县执法大队还自主开发了“农业执法资料查询系统”,将有关种子审定号、农药登记证、肥料登记证登记上网,极大地提高了执法效率。

  在临桂县临桂镇大雄村委会办公室的电脑前,党支部副书记唐海英给督查组演示了怎样从网上获取农资知识。村民李桂平说,有了村干部的点拨,现在大家都去县农技推广站的经销点买农资,近年村里没有发生农资坑农事件。

  据了解,田东县也是农业信息建设试点县之一。农业局在县电视台争取了一个专用频道,农民只要打电话花0.5元钱,就可以点播想看的农业技术。农民高兴地称赞:“一人点播,全县都看!”广西区农业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处长麦楚均向督查组建议,电视亲和力强,目前在广西农村入户率较高,可以把农资质量抽检结果分红、黑名单公示在电视或网络上。督查组领导、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玉香表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与农资信用体系建设相结合,让打假信息进村入户、家喻户晓,能够提高农民识假辨假能力,是建立农资打假长效机制的有益探索。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刘鸿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