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长洲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年来,铜山县农业资源开发局以全县16个优质稻米产业和特色蔬菜产业为重点,走特色开发之路,打造优势产业发展平台,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全县优势产业带已具雏形,板块经济初具规模。
铜山县坚持“集中投入,连片开发;连续投入,规模开发;讲求效益,产业开发”的原则,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桥、涵、闸、站、渠全面配套。在柳新、茅村、沿湖等镇建设微山湖畔优质稻米项目区,其间完成土方110.53万立方米,新建机电泵站36座,新打机电井53眼,土地治理总面积4.73万亩。目前,该项目区初步形成了优势产业突出、结构效益显著、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7万亩优质稻米生产基地。
铜山县农业开发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行业优势和品种优势等比较优势,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重点培育优势农产品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以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他们以市场为导向,在林果、奶牛、蚕桑、棉花等农产品中选择特色蔬菜作为规模开发的重点给予大力扶持;重点加强特色蔬菜产地建设,实施工程、生物、科技等综合措施,提高特色蔬菜生产能力。由产品开展转向产业开发,凸现规模优势;突出信息网络、标准化生产、批发市场、公益性项目建设等。大力扶持与蔬菜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加工型龙头企业,特别是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延长蔬菜加工的增值链条,缓解农民增收缓慢的矛盾。
同时,铜山县还以规模开发为目标,坚持连续投入、集中投入的思路,整合农业资源,将新老项目区有机结合,合理整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世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项目,以及省丘陵山开发项目、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科技示范项目等各类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资金投入,实施“结构开发”,拓展农业规模开发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