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市二代三化螟发生预报
| 回答公司:  添加时间:09年12月08日  点击数: |
一、预报内容:
预计我市二代三化螟为中等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发蛾盛期7/3-12日,高峰期7/7日;卵孵盛期7/9-19日,高峰期7/13日。
二、预报依据:
1、残虫基数:本站6/25-26日调查,全市一代三化螟残虫量0-488.4头/亩、权平51.2头/亩,比去年同期的62.6头/亩低11.4头/亩,比大发生2001年的351.9头/亩低300.7头/亩。
2、栽培条件:七月上中旬我市水稻处于分蘖盛期至拔节孕穗期,水稻螟害敏感期与二代三化螟的危害期较吻合,有利该螟虫侵入为害。
三、防治意见:
1、今年二代三化螟田间虫情在全市各地差异较大,望各乡镇加强调查,根据本镇实际虫情,分类指导进行防治。
2、防治指标:田间亩卵块量100-120块。
3、防治时期:7/9-19日。
4、防治药剂:在防治时期内,每60丈2 48%毒死蜱60-80毫升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兑水45公斤均匀喷雾防治。
二代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白叶枯病的防治
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暴发性及危害性均较强的食叶性害虫。根据本站监测,虽然目前我市灯下及水稻田间暂未见蛾,但受气候等因素影响,自2006年以来稻纵卷叶螟在我市水稻上持续暴发危害,已对我市水稻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并且根据农业部测报处、省植保总站通报,今年水稻“两迁”害虫发生形势严峻,我省东南、西南稻区蛾量高,虫量大,对我市构成潜在威胁。结合近几年稻纵卷叶螟在我市发生情况及近期的气候条件分析,预计我市六月下旬至七月上中旬为二代稻纵卷叶螟的迁入和为害高峰期,因此全市要抓住防控关键时期提前进行预防,防治药剂同二代三化螟的用药。
近几年稻瘟病、稻白叶枯病在我市水稻上危害程度逐年加重,特别是近两年由于受到盛夏雨水多、品种抗病性较低及田间管理质量较差等因素影响,稻瘟病在我市东西两山暴发流行,严重影响了水稻产量和品质,另外水稻白叶枯病等检疫性病害在我市水稻疫区发病程度也较重,因此提前做好稻瘟病、稻白叶枯病等病害防控工作十分重要,望各乡镇加强调查,严密监测稻瘟病、稻白叶枯病等病害的发生发展动态,及时指导农户开展防治,控制住病害的蔓延流行,防治方法是:对稻瘟病防治,每60丈2选用“20%三环·异稻”70-100克兑水45公斤均匀喷雾;对稻白叶枯病,每60丈2选用“20%叶枯唑”80-100克兑水45公斤均匀喷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