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病害200问 - 豌豆病害19
| 回答公司:  添加时间:09年12月08日  点击数: |
十九、豌豆病害
188、豌豆霜霉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褐色病斑,霉丛孢子层等于叶背或叶面.白色至淡紫色。叶背面孢子层相对较多。嫩梢受害较多。叶片背面的淡紫色霉层可布满整个叶片,直至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 选用无病种子,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残体,深耕土地,进行配方施肥,合理密植。药剂防治:可用35%甲霜灵拌种。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2.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或,或72%克抗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乙锰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绿得宝悬乳剂800倍液、每7~10天1次,防治2~3次。
189、豌豆病毒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黄脉和黄色花叶。
防治方法 选用无病种子,加强田间栽培管理,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适时灌水,调节田间小气候,增加湿度。避免农事操作接触传播,及时防治蚜虫。药剂防治: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可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分钟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播种。发病初期,8%菌克毒克水剂1000倍液、或用高锰酸钾l 000倍液、50%凯尔杀毒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20%病毒A5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连续2~3次。
190、豌豆根腐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受害,被害部位主要是根和根茎部。发病初期病部开始呈水浸状,后来变褐色至黑色。茎基部凹陷或缢缩,变褐色,后来摘部皮层腐烂多呈糟朽状。地上部植株矮化,叶变小,色变浅,一些分技呈萎蔫状,剖开根部和地下茎基部,维管束变褐色。
防治方法 与蔬菜实行5年以上轮作、或与粮食作物3年以上轮作,选用抗病品种,采用高畦栽培,雨后及时排水,并及时中耕松土,增强通透性,避免伤根。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的同时还可灌根,以提高防治效果。每7~10天1次,连续防治2~ 3次。
191、豌豆褐斑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叶片、茎、和荚都可受害。叶片被害,病斑呈圆形.浅褐色至黑褐色,边缘明显。茎被害,病斑呈椭圆形或纺锤形,稍凹陷,颜色为淡褐色至黑褐色。荚被害,病斑呈圆形,淡褐色至黑褐色.稍下陷,并穿过荚皮向内扩展到种子上,但种子上的病斑难识别.在潮湿时,病斑呈污黄色、灰褐色至黑褐色。
防治方法 选用无病种子。种子消毒,与非豆科蔬菜轮作2年以上。采用高畦或地膜覆盖栽培方法。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或拔除病株。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防止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种子播前进行消毒,先把种子浸入冷水中5小时后,再用温水50℃浸种子5分钟,然后捞出播种。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30﹪绿得宝悬乳剂800倍液、或65%盛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喷2 ~3次。
192、碗豆灰霉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向内发展,呈“V”形斑,开始呈水浸状、淡褐色,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有灰色霉。荚部发病,初呈水浸状、浅褐色、凹陷的病斑,湿度大时,病斑表面上生有灰色霉层。
防治方法 保护地种植时,要以提高温度降低湿度为管理重点,尤其温度对发病至关重要。同时要把湿度降到75%以下,防止叶面结露。应选晴天早上浇水,浇前可先喷药保护,浇完水后闭棚室,温度提到35℃左右,然后放风排湿。药剂防治:在保护地发病初期,可用10%速克灵烟剂、或15%腐霉利烟剂,密闭熏烟,隔7天熏1次,连续熏3 ~4次。也可喷雾防冶,可用50%利霉康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 1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l000~1200倍液等药剂,7~10天喷1次,连喷3~4次。
193、豌豆细菌性叶斑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种子、茎、荚和叶片都可受害。种子带菌的幼苗即染病。植株叶片染病,病部水浸状,圆形至多角形紫色斑、半透明,湿度大时.叶背出现白色至奶油色菌脓,干燥条件下产生发亮薄膜,叶斑干枯,变成纸质状。茎部染病.初生褐色条斑。花梗染病,可从花梗蔓延到花器上.致花萎蔫、幼荚干缩腐败。荚染病,病斑近圆形稍凹陷,初为暗绿色,后变成黄褐色,有菌脓。
防治方法 种子消毒:先把种子放入冷水中预浸4~5小时,再移入50℃温水中浸5分钟,最后移入凉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采用高畦栽培,注意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倍液,或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30%绿得宝悬浮剂500倍液,或25%唯它灵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