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病害200问 - 菜豆病害18
| 回答公司:  添加时间:09年12月08日  点击数: |
十八、菜豆病害
177.菜豆灰霉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 开始从茎表面距离地面1 0厘米处产生云纹斑,病斑周缘呈深褐色,病斑中间呈浅棕色到淡黄色。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有灰色霉层,干燥时,病部表皮破裂,形成纤维状。潮湿时,病斑表面密生灰色霉层。叶片被害,从叶尖开始向内发展,呈“V”形斑,开始呈水状、淡褐色。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有灰色霉。荚部被害,出呈水浸状、浅褐色、凹陷的病斑,湿度大时,病斑表面上生有灰色霉层。
防治方法:保护地种植的菜豆.早上要先放风排湿,然后上午闭棚增温,下午放风,把湿度降到75%以下,防止叶面结露。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应选晴天早上浇水,浇水前可先喷药保护,浇完水后闭棚室,温度提到35℃左右,然后放风排湿。 药剂防治:保护地栽培时,发病初期,可用10%速克灵烟剂、或15%腐霉利烟剂,密闭烟熏,隔7天熏1次,连续熏3 ~4次。或喷雾防治,可使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2000倍液、或50%利霉康可湿性粉剂l200倍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l 2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喷3~4次。
178.菜豆茵核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 叶片染病呈水浸状软腐,致叶片腐烂、脱落。茎基部染病初呈水浸状浅褐色斑,后变为棕褐色,迅速环腐,干燥后呈灰白色,,植株表皮破裂,纤维束外露似麻状,病茎上面的枝干枯死,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发病后期,在病叶、病茎表面和髓部产生黑色菌核。菌核鼠粪状、圆形或不规则形。
防治方法:清除混在种子中的菌核,防止把菌核播入苗床。深翻土地,地膜覆盖栽培,防止菌核萌发出土.土壤消毒: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9%五氯硝基苯可温性粉剂,每平方米10克,拌细干土 l千克,撒在土表,进行土壤消毒,然后播种。药剂防治:保护地栽培时可采用10%腐霉利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熏蒸,每8~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结合熏蒸进行喷雾防治,用2 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利霉康可湿性粉剂1 000-l500或50%异菌尿可湿性粉剂l 000倍液,每5~ 7天1次,连续防治3~ 4次。
179.菜豆锈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 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危害叶柄和豆荚。发病初期,叶背产生淡黄色的小斑点,后变为锈褐色,隆起,呈小脓包状病斑。发展后期扩大成红褐色颗粒状(既夏孢子堆),表皮破裂散出红褐色粉末。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避免连作,合理密植,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使用,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清洁田园,减少再侵染菌源及越冬菌量,春季豆类蔬菜地与秋季豆类蔬菜地应隔一定距离,避免病菌交互侵染。及时摘除中心病叶,防止病菌扩展蔓延。发病初期可选用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200倍液,或40%敌唑酮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l 000倍液加l 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喷2~3次。
180.菜豆根腐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 主要为害根部和茎基部。发病初期病部开始产生水浸状红褐色斑,后来变为暗褐色或黑褐色,稍凹陷,下部叶片变黄,主根被害腐烂或坏死,侧根少,植株矮化,容易拔出。严重时,植株萎蔫枯死。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株茎基部常生有粉红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 实行轮作,用无病菌土壤育苗或进行床土消毒。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加强中耕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发病初期50%多菌灵可溶性粉剂500倍液,或80%精碘10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液、或40%根病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药剂喷洒或灌根,每株灌250毫升药液,每7天1次。连续2~3次。
181.菜豆褐斑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的正、背面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斑,边缘赤褐色,后期病斑中部变为浅黄色至灰褐色,叶背病斑颜色稍深,边缘仍为赤褐色。高湿时叶背面病斑产生灰黑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与非豆类蔬菜实行2年轮作。合理密植,增施钾肥,清洁田园。种子消毒。发病初期及时喷施20%诺田微乳剂3000倍液、或15%胜炭微乳剂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182.菜豆枯萎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 发病病株下部叶片先变黄,然后逐渐向上发展。叶脉两侧变为黄色至黄褐色,叶脉呈褐色,严重时,全叶枯焦脱落。病株根系发育不良.根部皮层腐烂,容易拔起。剖开根、茎部或茎部皮层剥离,可见到维管束变黄褐色至黑褐色。发病初期病株白天呈萎蔫状,早晚可恢复正常,后期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实行轮作,选种抗病品种,增施磷、钾肥。采取高畦或半高畦地膜覆盖栽培,防止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出积水。土壤消毒,每667平方米土地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千克,加细土50~100千克,拌匀后,均匀施在播种沟内,再盖上一层薄细土,然后播种。田间发现病株时,灌药液防治,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1%克萎星可溶性粉剂6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700倍液等药剂,灌根,每株灌200毫升稀释药液,7~10天后再灌1次。
183.菜豆炭疽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 整个生育期植株地上部分均可受害。幼叶发病在叶背出现近圆形红褐色病斑,幼茎下部产生淡红褐色小斑点和长棱形凹陷,叶发病叶脉处变为红褐色条斑,后期变成黑色网状脉。茎和叶柄染病有褐色凹陷龟裂斑,后期变成黑褐色长条斑。豆荚染病有黑色圆形凹陷斑.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与非豆科蔬菜实行2年以上轮作。播种前要严格剔除带病种子,种子消毒用45℃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30分钟,捞出用清水洗净晾干待播。地膜覆盖栽培,深翻土地,增施磷、钾肥,及时拔除病苗,雨后及时排除积水。发病初期开始喷药,20%诺田微乳剂2000~3000倍液、或15%胜炭微乳剂1500~2000倍液、或20%捷菌微乳剂2000~3000倍液、或70%代森锰辫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每5~7天喷1次,连喷2~3次。喷药要周到,特别注意叶背面。喷药后遇雨应及时补喷。
184、菜豆黑斑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病斑淡黄色,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后期病斑呈褐色至赤褐色,其上遍布暗褐色至黑褐色霉层。病叶前端斑块多,有时连片,造成叶片枯焦。
防治方法 加强田间管理,与非豆科植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合理密植,高垄栽培,合理施肥,适度灌水,雨后及时排水。保护地注意放风排湿。及时清除病残体。发病初期,可选用20%捷菌微乳剂2000~3000倍液、或65%盛兰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每7~10天。连喷2~3次。
185、菜豆病毒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 莱豆病毒病有多种表现型,如花叶斑驳型、卷叶萎缩型、明脉皱缩型等,其中以花叶斑驳型最为常见。
防治方法 在农事操做过程中注意交叉感染,使用过的农具要及时消毒。蚜虫是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积极防治蚜虫是预防病毒病的有效方法。有条件时可覆盖防虫网。药剂防治:可用8%菌克毒克1000倍液、或45%凯尔杀毒1500倍液、或20%病毒A 500倍液,或0.004年年乐可溶性粉剂1500倍液、20%病毒克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喷雾。每5~7天喷1次,连续2 ~3次。
186、菜豆细菌性疫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 叶片、茎蔓、豆夹和种子都可染病。叶片染病叶缘处产生绿色油渍斑,后发展为红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随着病情发展,病斑连片。茎蔓感病后产生凹陷红褐色长斑,发病严重时病斑绕茎一周,病斑上部叶片枯凋。豆荚感病后,产生稍凹陷的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斑。潮湿时,病部有无色透明的菌脓溢出。
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增加植株通风透光,及时田间积水,避免大水漫灌。种子消毒可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后,也可用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12小时。发病初期选喷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25%唯它灵可溶性粉剂1500倍液,或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份剂1000倍液等药剂,每7天1次,连喷2 ~3次。
187、菜豆细菌性晕疫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 主要侵害叶片。发病初期在上部叶片或新叶上出现不规则水浸状斑点.后在病斑周围出现直径0 5~1厘米的晕圈,斑上常有菌脓溢出.叶脉染病致叶脉坏死,易穿孔或皱缩畸形。豆荚染病初现水浸状斑点,后变褐干缩下陷,斑面渗出菌脓,或病斑中央枯死点小,但周围晕圈宽,区别于细菌性疫病。
防治方法
参见菜豆细菌性疫病防治方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