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栽培技术 >> 蔬菜 >> 瓜类 >> 南瓜 >> 内容阅读
红皮南瓜的绿斑形成原因即消除对策
回答公司:山西金诺种苗中心  添加时间:09年07月06日  点击数:

(红皮南瓜绿斑的形成原因和消除对策
史振宏
(山西省太谷县金诺种苗中心   030800)
红皮南瓜属于印度南瓜(cucurbita   maxima),因其甘栗型的品质,粉糯的口感,丰正的果形和鲜红漂亮的外观,而受到消费者青睐。随着各地对红皮南瓜的研发,已有不少红皮南瓜新品种不断推出。同时,在生产上,红皮南瓜的栽培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使红皮南瓜成为各地市场的一项主要蔬菜。红皮南瓜吸引消费者的主要卖点,是它的鲜亮的、新颖的、红色的外观。但是常常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红皮南瓜果面上会出现或多或少的绿斑,严重的绿斑甚至会布满整个果面,使红皮南瓜成为红绿相间的“花脸”,十分难看。使红皮南瓜商品性大为降低。有绿斑的红皮南瓜卖相差,售价低。其经济效益也大为降低。
1       红皮南瓜果面上出现绿斑的原因
根据我们多年来对红皮南瓜出现绿斑现象的观察、分析,认为红皮南瓜果面上出现绿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1    遗传因素
据Lotsy报导,红皮印度南瓜对绿皮(绿皮、墨绿到黑皮)、白皮、黄皮、灰皮呈显性,并建议对该基因命名为Rd,而且人们在育种实践中注意到与红皮南瓜杂交的另一个亲本,皮色越深,新建立的一代杂种的皮色就越红,越美观,当“红皮×黑皮”时,其F1果皮则呈美丽的深红色。因此,为了获得美丽的深红色一代杂种,育种者多采用“红皮×黑皮”或“红皮×墨绿皮”或“红皮×深绿皮”这样的组合(或这些组合的反交),在这样的遗传背景下我们观察到杂一代红皮南瓜,尽管由   Rd显性基因控制,但它却同时也受环境因素的强烈修饰,当环境因素不良时,使显性性状不能得到充分表达。
1.2   环境因素
印度南瓜比较喜爱较为冷凉的气候条件,其生长适温为15-25℃,但需要较高的日照强度,在2.4×104—2.8×104Lx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因此,在温度不适和光照不良的条件下,以表现红色的花青素表达不充分;而表现绿色的叶绿素不规则地显现出来,形成绿斑。
在阴雨多,或叶蔓过于郁闭,或果实接触地面的部分,就会因为低温、光照差,出现绿斑;但是,在外界气温过高的情况下,平均气温超过23℃时,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也干扰了植株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在外界温度过高时,果面也会出现绿斑。
此外,也遇到在海南加代时,台风过后,尽管风和日丽,但由于台风的侵袭,西瓜甜瓜不能正常开花,而红皮南瓜大量出现绿斑的现象,这些现象都说明外界环境对绿斑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1.3   病害因素
当植株发生严重病虫害,功能叶严重受损的情况下,光合产物急速减少,不仅影响了产量,也对植株正常的生理功能产生不良的影响,使果面出现绿斑。
在病害中,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当植株感染病毒后,果面绿斑特别严重,
据目前所知,侵染南瓜的病毒种类有南瓜花叶病毒(SqMV) 黄瓜花叶病毒
   (CMV)、西瓜花叶病毒1号、2号(WMV-1,WMV-2)、烟TMV)等十几种病毒,不同的病毒有不同的传毒方式,如通过昆虫、汗液、接触、种子带毒等传播,病毒侵入南瓜体内,很快使整株受到系统侵染,干扰了植株内细胞正常生理活动,除叶片出现花叶、小叶、蕨叶、疱斑,还会引起植株不座果或座果后引起果面发生瘤状凸凹,而且感染病毒的植株,其果实几乎全有绿斑。
2  消除对策
    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如果针对性地改善栽培条件和栽培方式,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就会使红皮南瓜出现绿斑的现象,极大程度地得到改善。
2.1 改善遗传组成
将“红皮×绿皮”这一类组合改为“红皮×红皮”,这样的组合,皮色虽不及“红皮×绿皮”红色深浓,但皮色的遗传组成中,没有“绿皮--黑皮”的成分。因此在杂种一代红皮南瓜中,不容易出现绿斑。
但应当指出的是,在“红皮×红皮”这样的组合中,由于亲本选育过程中没有选掉果脐绿脐或亲本不纯,在杂一代果实中,仍出现绿果脐,这种状况虽与绿斑不同,但仍以在亲本选育过程中将其淘汰消除为好。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双亲都是红皮,因为不良的外界条件影响,也仍有出现绿斑的可能,这是花青素表达不充分所致。因此,在育种中对遗传组成进行改良以后,还应配合以优良的栽培条件,这是保证红皮南瓜果面全红的重要保障。
              顺应红皮南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在外界温度较高的地区种植红皮南瓜,宜在早春育苗,前期进行覆盖,以便高温到来时,果实已基本成型和着色。在光照差温度低的条件下,应注意植株的调整,进行整枝打杈,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地膜最好采用反光膜,以加强果实阴面的光照。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施行搭架栽培。如在日光温室施行早熟栽培,则以吊蔓吊瓜的栽培方式最为理想,这样的栽培方法,既在棚内提高了温度,又因吊蔓吊瓜,光照条件良好,极少出现绿斑。
              防治病毒病危害
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早座果。植株对病毒病的抗性特点是,果实发育越接近成熟,植株对病毒病的抗性越强,这种现象称为植株的“成龄抗性”,因此,采用早育苗、早在覆盖条件下定植、早座果,当温度达35℃,病毒病开始显症状,也不会影响果面,再出现绿斑。
为了防治病毒病,还要辅以一些其他措施,如及早防蚜灭蚜,铺银灰色地膜,挂黄色防蚜板,田间作业如整枝、打杈、授粉,每天操作时要先做健株,然后再作轻微病株,最后将重病株拔除将其深埋或烧掉。在田间操作不要践踏瓜蔓。作业完毕要用肥皂洗手,以钝化病毒。
2.4     改进栽培技术
要使红皮南瓜果面出现绿斑的现象基本得到控制,还要对传统的栽培方法进行改进。
2.4.1   露地栽培:为了使果实发育在最适宜的气候,避开高温,要适时早播,原则上是播在霜前,出苗在霜后。地膜覆盖,提高地温,利于苗期正常生长。使的在高温到来之前,红皮南瓜已基本着色完毕。
2.4.2   早熟栽培:温室育苗,拱棚移栽。根据各地的终霜结束期提前一个月温室育苗,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移栽到拱棚内。当外界气温降到0℃左右时,棚内温度可保持在3℃左右,短时间内瓜苗不会受冻害;外界气温20℃时,拱棚要进行通风,防止棚温过高出现徒长。这种栽培方法,在高温到来之时南瓜就可成熟采收,既提高了南瓜的品质与商品性,又增加了瓜农的经济效益。
2.4.3   立体栽培:即支架吊架栽培。日光温室露地栽培均适用。
吊架栽培:为增加密度,且通风透光,便于操作采用宽窄行,宽行70cm窄行40cm,每行拉一根钢丝,高度1.5m,株距为35cm,亩栽苗3460株,单蔓整枝按株距钢丝上拴一根塑料绳,瓜苗伸蔓后,将瓜蔓缠绕在塑料绳上,使瓜蔓向上爬伸。
支架栽培:株行距为30cm×80cm,亩栽苗2780株,瓜苗伸蔓前用竹杆扎好支架,每行竹杆要相互编在一起,每两行的上部要捆在一起,增加强度防止倒架。
采用立体栽培可利用空间,增加密度,提高产量,因吊蔓吊瓜,通风透光,南瓜不接触地面,所以果实发育圆正,着色良好,能极大地提高商品性。
2.4.4   苗期防止徒长。南瓜的根系发达,吸肥吸水力强,如果苗期不注意水肥控制,就会瓜蔓变粗、叶片变大,生长加快,出现徒长,使雌花分化、发育不良,造成落花落果,影响座瓜,瓜面出现绿斑的机率升高,因此苗期不宜追肥,浇水要根据气候、土壤、苗情而定,如需浇水时,也不宜大水漫灌。
2.4.5   控制座果节位。红皮印度南瓜一般都为早熟品种,座果节位不宜太近,且也不能太远,太近(八节内为根瓜)果性小,产量低,最理想的座果节位为第二第三雌花,在此期间座的瓜,瓜形好,果实大,产量高,无绿斑。如第四个雌花还座不了瓜,瓜苗就会出现浪苗徒长,营养过剩,代谢紊乱,果实会出现畸形、绿斑。
要想在理想的节位座瓜,就要加强苗期管理,适时整枝、打杈、压蔓,在座果期无传播花粉的媒介时,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座瓜后留三片叶打顶,以利集中养分,利于果实膨大。
当以上这些措施结合起来,综合运用,红皮南瓜出现绿斑的现象可以基本得到控制,从而能极大地提高产品的商品性。
 

 
最新供应信息
【供应】 珍品早杂一号肉丝瓜 07-18
【供应】 新青玉 05-23
【供应】 雪晶 05-23
【供应】 日本甜宝 05-23
【供应】 圣骑士San Knight F 03-25
【供应】 春晨长红茄 F1 09-26
【供应】 强者--甘蓝 09-12
【供应】 韩国百通-红秀八号辣 08-16
【供应】 欧罗马--黄罗曼类型 08-12
【供应】 改良芬德 08-12
图片新闻
招商广告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本站律师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鄂ICP备 05024092号    免费为农民朋友提供技术信息咨询    电话:027-88081700    QQ:7502511
特别声明:所有本网站的内容的知识产权归种子网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录、复制或建立镜像
上述条款种子网保留对其修改以及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