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出现“公棉花”? 棉农把只长枝叶不结桃的棉花称为“公棉花”。“公棉花”的形成一般有四种原因:一是迟播、弱苗晚发田,农民往往对此类田速效氮肥投入过大,入梅后肥水碰头,生长失调,枝叶徒长,蕾铃坐不住,形成“公棉花”;二是异常天气影响,持续超过35℃高温干旱,低温阴雨,造成有蕾无桃;三是虫害,当幼蕾刚刚形成即遭盲蝽蟓、白粉虱等危害,树上不见桃,地上不见落蕾,部分蔬菜田边、中药材田边和白杨苗田边发生较重;四是化调不当、剂量过大、枝叶丛生、赘芽暴长、阴蔽过大。只要适时播种,早管、培育壮苗、加强病虫防治、合理化调,就可以防止“公棉花”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