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惠12、13的栽培要点
回答公司:  添加时间:08年10月14日  点击数: |
一:育苗
一)种子处理
1:浸种 为提高发芽率,一般将种子泡在30度左右的清水中4—6小时。
2:消毒 防治疮痂病,用1%的硫酸铜浸5分钟或0.1%的双氧水消毒5分钟;防治炭疽病,用1%的硫酸铜浸5分钟;防治青枯病,用1000 ml/L的农用链霉素浸种30分钟;防治病毒病用1000倍的高锰酸钾浸种10分钟。以上三种消毒方式应将浸过种的种子稍加晾干后处理。
简单的消毒方式为温汤消毒(利用短时间的高温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将50—60度的温水倒入盛种子的盆里,边倒边搅拌,至水温降至30度时止。此处理方式应在浸种前进行。
3)催芽
一般在25—30度下催芽,3—4天后种子开始吐白,4—5天后60—70%的种子出芽。此时将温度降至25度左右,待芽长有1毫米左右时即可播种。催芽过程中要经常翻动种子,补充水分,要保持种子湿润。
秋延迟育苗在夏秋季节,一般浸种消毒后直播育苗,播种深度0.5—1厘米。
二)播种及播后管理
将催出芽的种子或消过毒的种子播于12厘米*12厘米或更大的营养钵,播种深度0.5—1厘米,播后浇水,营养土保持湿润,然后盖上塑料薄膜,播后出芽前温度保持在25—30度,出芽后到出苗前保持在22—25度,出苗后到两片子叶平展前白天温度保持在25—28度,夜晚15—18度,两片子叶平展到真叶破心期间苗子最容易徒长,此期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白天温度保持在22—25度,夜晚15度左右,土壤见湿见干即可,如温高湿大,苗子将会徒长。真叶破心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5—28度,夜晚15—18度。
二:定植及定植后的管理
一) 定植
秋延迟6片真叶的小苗定植最适合,越冬或早春最好带花蕾定植。要求单株栽培,每亩2000株左右,定植时子叶高出土面2—3厘米合适。
二) 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后到缓苗前为促进缓苗应适当高温,白天28—30度,夜晚20度左右;缓苗后到门椒座稳前为防苗子徒长应适当低温,白天22—25度,夜晚18度左右;门椒座稳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5—28度,夜晚15—20度。
定植后应浇定植水,越冬和早春应用瓢在穴里浇小水,秋延迟应沿沟浇小水;缓苗后到门椒座稳前应适当控制水分,以免苗子徒长,此期土壤见干见湿即可;门椒座稳后应加大浇水量和次数,保持土壤湿润。
追肥一般在门椒基本长大后进行,可随水冲肥,也可先施肥后浇水。每亩每次硫酸钾复合肥10—15公斤,二铵7公斤左右,10—15天一次。追肥最好不要用碳酸氢铵,此肥会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对苗子造成伤害,同时分解后肥效下降,效果不理想。有条件可以追施腐熟好的有机肥,随水冲施即可。
三:整枝及采收
在大拱棚栽培,一般不采取三蔓或四蔓整枝,但由于植株的生长势强,在门椒开花前和生长的中后期将门椒以下的叶和枝条除去,门椒一定要早采,否则植株生长受限,影响总产量。如果是温室长季节栽培,需采用三蔓或四蔓整枝,如果前期市场价格高,可在四母斗或八面风后四蔓或三蔓整枝,如果前期市场价格低,可在对椒后三蔓或四蔓整枝,一旦行三蔓或四蔓整枝,三个或四个蔓上的侧枝需要全部打掉,同时保证充分的肥水,这样才能达到较高产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