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传统农区新农村怎么建?--山东乐陵梁锥村的启示
来源:种子网           2006年02月15日   阅读:

《传统农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和探索》政策调研课题组   编者按 传统农区的新农村怎么建?   希森三和集团在山东省乐陵市黄夹镇梁锥村进行的农村建设,就是一次积极而有益尝试。他们的思路就是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通过“村企互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现代农业”的产业开发规模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进而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按照这个设想,就是要让农民变成产业工人、让贫瘠的鲁西北变成大型的牛业基地。   希森三和集团探索和实践的亮点在于,通过“新村”建设,将当地农民与“黄牛”产业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实践了一条崭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并能够进一步形成大大降低“交易成本”的“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客观上带动广大农民增收和致富。因此,深入剖析梁希森及其希森集团的做法,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山东省乐陵市黄夹镇梁锥村位于鲁西北,与河北省交界,距北京约5个小时的车程。长期以来,黄夹镇一带给外人一直留着欠发达的印象。穿着陈旧的农民、老屋与新居杂乱相陈的村庄、随处可见的柴草与粪堆,缓缓走过的牛车,都在显示着这里的贫穷与落后。但车经过黄夹镇台张村,到了梁锥村地界后,一座红墙琉璃瓦围就的新村就豁然出现在一片农田之中,名为“梁锥希森新村”,它在旷野里的突兀出现颇让人感觉有点城镇化的味道。建造这个新村的人,就是村里的能人梁希森。   穷村里走出的农民企业家   梁希森1955年出生在山东省乐陵市黄夹镇梁锥村。因兄弟姐妹众多、家境贫寒,少年时代的梁希森有着极其坎坷的经历,他仅上过不到一年小学,认识字不到200个。1965年,10岁的梁希森不得不下决心离开贫困的家乡,到河北去讨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体制改革,揭开了中国农村发展的新篇章。农村的改革使梁希森看到了希望,他意识到创业的机会来了。1978年,在外闯荡了数年的梁希森回到家乡,承包了100亩土地搞种植,当年收入就达到了3万元。1980年,梁希森用承包土地赚来的钱投资创办了一家面粉厂,当年收入10万元,由此开始了由农民向企业家的巨大转变,这是梁希森创办的第一个企业,也是希森集团及北京玫瑰园别墅有限公司的前身。1981年,梁希森还在村里经营着一家小规模的毛巾厂,盖起了一幢2层的办公楼。随着企业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步开办了五金厂、棉纺厂、棉织厂、建筑装饰公司等企业,梁希森在乐陵市成了小有名气的农民企业家。1995年,有了一定资产规模的梁希森用自己的名字注册了乐陵市希森集团公司,注册资本2.7亿元,1996年希森集团荣登山东省十强民营企业行列。   随着梁希森及其企业的发展,山东省乐陵市的地域已经不能满足其进一步扩张的需求。梁希森开始了其雄心勃勃的进军大城市的路途,最后梁希森选择了到北京发展。   梁希森选择了一个突破口,那就是当时房地产项目的烂尾工程,按照梁希森本人的说法,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我们有建筑公司、装修公司想进京。但是我们六年进不去,建筑资质和装修资质级别低,接手项目相当困难。最后确定,找个最破的烂尾工程,我给你垫资施工。”在北京的八个烂尾工程中最终挑选了当时的玫瑰园,1996年,梁希森带着自己的施工队来到北京,参与了玫瑰园的建设。   他成功了。   肉牛产业与农民新村建设   创业成功以后的梁希森就像当年闯关东一样,再次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家乡,他要用自己积累的财富改造落后的家乡。按照梁希森自己的说法,他的家乡概念特别强,养他的这块土地,是他富裕以后第一个想到的地方。   事实上,在梁希森早期的创业过程中,他就已经开始逐渐回报这个生他、养他的故土。   北京“玫瑰园”项目的成功,使梁希森可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在改造家乡上进行大的运作。在大城市几年的闯荡,使梁希森切身感觉到了巨大的城乡差别,不仅农民的收入和城市居民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而且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无法与城里人比。因此,梁希森下定决心要让家乡的父老乡亲“过上小康生活”。出身农民的梁希森同样也看到农民的观念十分陈旧,而且农民如果仅仅只是单纯在土地上耕作,不会挣到稳定而丰厚的收入,永远也不会富裕起来,“要想让他们过好日子,不能只靠种地赚钱,那就不能只当农民,还要当工人”。   梁希森经过多年的思考,得出了他自己对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答案,那就是单纯的帮助农村搞教育、用钱资助农民等传统的办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让农民富裕起来,要想彻底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必须要整体规划农村的发展,“必须给这个村建一个企业,让大伙都干,都挣到钱。农民有钱是第一位的。有了钱,他们才会让孩子去读书。一个村子很穷,你给他们盖了免费的学校,也不行,他们的家长还会觉得念书没用!”   “整体规划、改造旧村要花钱,这个钱谁来出?”只有从农村富裕起来的企业家才能主动去实施农村改造,于是梁希森开始了他的实践。梁希森的想法是,花几千万元为农民盖别墅,建小区,然后利用腾挪出的地建工厂、建农场,把农民变成产业工人,最后再通过工厂的利润回收建小区的投资。梁希森说,这就是他改造家乡乐陵农村的产业模式。   2001年,梁希森在家乡开始了通过肉牛产业化让农民成为工人的农村改造计划。他在自己的家乡梁锥村附近,通过整合废弃地辟出100亩地,投资4200万,盖起了多幢二层别墅和四层小楼,并在新村边上盖起了厚厚高高的围墙。一年之后完工,新村的二层别墅的居住面积为280平方米。梁锥村的村民以新村二层小楼的居住面积280平方米减去自己家中房子的面积,剩下的每平方米面积乘以100元,由村民付给希森三和集团;如果村民家中房子大,则由希森集团按照同样的方式,付给该村民。   这样的举措,最终使梁锥村村民过上了以前很难想象的生活————花园,洋房,清洁的自来水,集中的供热设备和电话、有线电视、电脑网络等。搬进新居后,村民也纷纷到希森三和集团的鲁西牛业公司中上班,每月拿到700元左右的薪水,并享受过节福利和养老保险等。   梁锥村以前一共有980亩土地,其中480亩老的宅基地和废弃地,500亩可耕地,有400多口人。现在,希森三和集团用130亩废弃地建新村,置换出了480亩老村的宅基地,净增可耕地350亩,在此基础上希森三和集团的鲁西牛业公司新建了一个占地350亩的养牛场,农民以每亩折价3万元,总额900万元,入股希森三和集团的鲁西牛业公司,占鲁西牛业公司总股本的四分之一,归出地的农民所有。这样一来,梁锥新村的农民除了平日的工资以外,每年年底还能获得分红。   按照梁希森的思路,他要把整个黄夹镇100多个村子全部按照梁锥村的模式进行改造,让这些祖祖辈辈住在泥瓦房的农民全都住进和城里一样的别墅里面。去年11月份按照梁锥村的模式进行改造的第二个村子许家村改造工程也已经完成,许家村的1000位村民也搬进了和梁锥新村一样的花园洋房中。按照希森三和集团的五年规划,到2010年,年存栏量1万头的育肥厂建五个,实现年存栏量5万头,年出栏量15万头。带动合同养殖户,养殖规模40万头,实现销售收入40个亿,利税8—10个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肉牛生产基地之一。   传统农区三农问题的重点   希森三和集团改造梁锥村的过程中,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而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又是立足于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互动。这样就抓住了传统农区解决“三农”问题的要害,因此,希森三和集团能够在传统农区获得成功,成为传统农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探索之一。   山东省乐陵市是典型的传统农区。由于个案的特殊性,很多地方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在传统农区完全照搬梁锥村的经验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不现实的,但是,梁锥村的经验是在传统农区的土壤中发育而成的,或多或少带有传统农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普遍性的规律,对传统农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有很多启发性的探索。因此,我们对梁锥村的评价还需要放大到传统农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展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结合传统农区的发展,我们应该可以发掘出梁锥村的亮点,应该可以通过梁锥村找到传统农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些基本的通行的做法。   农民“就地城镇化”问题。   我们不能因为城镇化的普遍规律而由此否定我国农村将长期作为大量农村人口的家乡的现实,而且这些人口也要分享现代化的成果,否则农民收入与整个社会收入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农民出路将越来越成为问题。   传统农区农民的出路还是要回到农村内部去找答案,这就是加快传统农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梁锥村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把解决传统农区农村问题的视野从单纯的工业化、城镇化拉回到了农村,让农村既可以恢复作为农民安居乐业的小康社区,也可以让其成为释放产能的必要空间,从而推进经济发展进程,为自身能过上城市人一样的体面生活助力。   梁锥村的实践给出了传统农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即在传统农区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建设现代农业,同时依托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加快农村工业化步伐,并通过新村建设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   农业产业化的利益关联机制问题。   改变农业的落后状况,提高农业的产业竞争力,根本的出路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农业成为强势产业。   但是从目前传统农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看,虽然在探寻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关联机制方面都有很多的实践,实际情况却不理想。   梁锥村实践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其通过大胆的创新,立足于市场化运作方式,找到了一条传统农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的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通过“公司带农户”的方式,形成专用性资产投资,稳定了双方的利益合作。   这个“带”字的含义就是龙头企业不仅仅是和农民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平等的交换,而且在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还要主动承担带领农民、引导农民的职责,通过龙头企业与传统农民的互动,让现代的生活理念、现代的工作方式、现代的科技文化知识慢慢渗透到农民的全部生产、生活中,并且通过农民自身的努力逐渐改掉自身弱点,进而把农民逐步改造成为新型的现代农民。   循环经济与新农村建设问题。   梁锥村的实践表明,发展循环经济是传统农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首先,在传统农区,只有发展循环经济,才能有效贯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持续获取经济效益的指导思想。运用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打造传统农区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通过正确处理人口与资源、资源与环境、生产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建立合理的生产结构,才能使资源得到多层次利用,并且在资源的消耗速度与再生速度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其次,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是建立合理产业结构的基础。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任务是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这种结构既要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及资源状况,又要适应社会经济和市场变化的要求,使这两者良好统一的理论基础就是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最后,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尺度。   梁锥村的实践还突出显示出下列几个方面:在传统农区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的重要性:即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要用现代工业成果装备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要用现代生产方式经营农业,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经营管理水平;要用现代知识武装农民,提高农民的科学务农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工业反哺农业,才能不断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传统农区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