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河北:更多关注农村 关心农业 关爱农民
来源:种子网           2005年12月31日   阅读:

总有一些时刻令人心潮起伏,总有一段记忆让人历久弥新。   2002年底,新一届省委、省政府组成伊始,就面对着执政兴冀能力大考中的一道难题:自1998年开始,河北农民收入增长一直处于低速徘徊的状态,5年年均增长3.5%,其中有两个年份仅增长1.5%,成为农民增收最困难的时期。对于河北这个农业大省而言,如何破解“三农”难题,事关5000多万农民的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当刚刚逝去的1000多个日夜融入历史,抹不去的是创造的精彩、收获的丰硕,还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径图”。   文明生态村建设,是科学发展观在河北农村的一场伟大实践,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业中具有河北特色的科学实施方案   [原声回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要求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因此,创建社会主义文明生态村,不仅仅是治理环境的脏乱差,而是同落后的传统生活方式的一场斗争,是改变生活陋习的一次伟大革命。   ———白克明   [精彩点击]2003年3月,省委书记白克明首次在唐山阐述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思路,经过试点探索,这一思路逐渐明晰。2004年2月,省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力争到2010年,把全省1/3左右的村建成文明生态村;到2020年,把全省农村基本建成文明生态村。   上一个千年,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曾经说过,最先朝气蓬勃投入新生活的人们,他们的命运是令人羡慕的。   当历史选择了让我们在一个崭新的千年里开启河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多少梦想和憧憬将在我们手中变成现实。   战略机遇在手,然而,历史重任在肩。   农村人口占大多数,是河北的基本省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无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人民的生活水平,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村都远远落后于城市。这就意味着,在实现“翻两番、三步走”目标的过程中,每走一步、每翻一番,农村比城市更艰难,更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然而,面对千头万绪、盘根错节的“三农”问题,我们的突破口在哪里?   变革由问题而来,创新从解决问题开始。   有人说,看农村的富裕程度,一看道路,二看住房。看农民的生活质量,一看厕所,二看灶台。通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省农村的人居环境和各项物质、文化条件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不少地方长期形成的落后生活方式、脏乱差的生活环境,不仅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去甚远,而且与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相适应。   省委深刻认识到,创建社会主义文明生态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于是,一场以治理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实现农村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伟大乡村革命由此发轫。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提出,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兴冀理念的又一次丰富和升华,成为科学发展观在河北农村的一场伟大实践。   省委、省政府对文明生态村的建设目标和要求作了科学概括: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仅此16个字,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我省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数字链接]第一批5500多个创建村扎实推进,全省市、县、乡三级共投入财政资金8.5亿元,社会帮扶资金2.26亿元,涉农捆绑资金投入32亿元,硬化农村村内道路2.8万多公里,植树4600多万株,建沼气池22万个,新建卫生厕所9万多个。新建农村文化活动室1500多个,卫生室1200多个,体育健身场所2300多个,带动3200多个村发展生态农业。   文明生态村建设,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在三农问题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从而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河北特色的科学实施方案。   以财政支农为着力点,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照耀到农村   [原声回放]要坚持用统筹发展的思路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善于站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审视三农工作,把农业发展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把农村繁荣放在社会全面进步中统筹规划,把农民增收放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统筹安排。   ---白克明   [精彩点击]落实以两减免、三补贴为重点的各项惠农政策,延续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即将成为历史;农村公路建设快马加鞭,进入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建设规模最大的时期;变单兵作战为集团帮扶,扶贫投入强度不断增加;首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成效显著,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开始启动;381万农民先后告别饮水难,百万农村贫困学生享受两免一补,几百万农村劳动力得到培训转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迫切的需要是统筹城乡发展,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惠及农民。   对于河北而言,统筹是一个沉甸甸的词汇。它离不开科学的发展思路,离不开正确的政绩观。   近年来,河北迎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手中有了钱,怎么花?是有粉都往脸上搽,搞一些短平快的门面工程,还是扑下身子解民忧、顺民意?对此,省委、省政府取舍明确,态度坚决:着手建立财政分配新机制,新增财力向三农、欠发达地区倾斜、向社会事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倾斜。   执政为民,就要时刻把群众疾苦放在心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各级党委、政府知道自己担负着什么、面临着什么。   5300万河北农民成为财政分配新机制的最大受益者:负担一步步减轻,生产生活条件一桩桩改变。仅2004年,全省就建成农村公路2400公里,相当于建国以来已建农村公路的50%。老百姓高兴地说,建成的是路,竖起的是碑,连接的是心,通达的是富。   财力再紧,大力度支农扶农不能变;底子再薄,全方位支农扶农不能少。没有倾斜、没有扶持,重视三农就是一句空话。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向。   如果说文明生态村建设提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河北特色的科学实施方案,表明省委、省政府对解决三农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那么,统筹发展就是这一伟大实践中至为关键的着力点。   [数字链接]今年年底,全省将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所有行政村通电话,全省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8.43%和98.39%。目前,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共覆盖农业人口418.76万,实际参加合作医疗农民314.08万人。今年,中央下达和我省配套扶贫资金12亿元,解决25万人的温饱问题。   建设新农村,新就新在城乡统筹发展,新在工农业协调推进。这样的发展是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建设新农村,新就新在相关制度的配套完善、综合推进。它无疑将会使农村社会的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跳出三农抓三农。外抓城市化战略以城带乡减少农民,内抓县域经济发展以工促农富裕农民   [原声回放]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就三农论三农,需要反弹琵琶,从推进城市化入手,以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把过多的农村人口加快转移到城镇,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   ---季允石   [精彩点击]以农村人口转移为核心的城市化战略首次列入全省四大主体战略,以三化为中心的县域经济被确定为全省经济发展两大支撑之一,破解三农难题的决战在两大战场同时打响。   跳出三农看三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省委、省政府开拓发展思路,揭示出一个朴素的道理:对三农既要输血,更要造血。而增强造血功能的两个主要着力点就是实施城市化战略和发展县域经济。   富裕农民必须要首先减少农民。对于我省这样一个农业大省来说,加快推进城市化意义尤为重要。我省有2700多万农村劳动力,按照现在的生产水平计算,农林牧渔业生产有1000万左右劳动力就可以满足了。扣除在当地从事农村二三产业的700万劳动力,还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因此,必须把城市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问题来对待,作为富民强省的一个大战略来实施。   那么,实施这一战略的抓手又在哪里呢?省委、省政府立足实际清醒地意识到,抓好县域经济的发展,就等于抓住了城乡发展的牛鼻子。   县域经济是涵盖广大农村的区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有人形象地说,县域经济犹如一根扁担,一头挑着城市,一头担着农村。县域经济既是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又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在我们这样一个县域经济占很大比重的省份,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全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于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乃至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外抓城市化战略以城带乡减少农民,内抓县域经济发展以工促农富裕农民,打开了河北农村发展活力源泉的泉眼。不仅如此,城市化正在成为河北经济腾飞的新引擎,县域经济已经成为河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从而使河北区域发展的快速增长面分布日趋广泛,增长基础进一步增强。这个了不起的变化表明,支撑河北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内在因素明显增加,自主增长的基础正在夯实,一个有望驱动河北城乡协调发展的突破口正在形成。   [数字链接]近年来,每年有百万河北农民变市民,到2004年底,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35.83%。县域经济发展则呈现出经济总量不断增加、效益不断提升、竞争能力不断增强的良好局面。2004年全省136个县(市)生产总值、全部财政收入占到全省总量的69.8%、45.8%。农民增收实现恢复性增长,继去年实现近年来首次两位数增长,预计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480元,增长10%。   三年过后看三农,柳暗花明处,发展又逢春。尽管前行的道路上并不平坦,但只要从已有的实践中汲取营养,从宏伟的蓝图中获得力量,我们就必定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步入发展的新境界,收获发展的新果实。 本报记者 郝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