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县域经济 >> 内容阅读
无锡市“十一五”城乡规划建设专家咨询会专家发言辑要
来源:种子网           2005年12月19日   阅读:

无锡日报   无锡市“十一五”城乡规划建设专家咨询会与会专家高度评价了《无锡市“十一五”城乡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认为其很好地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对无锡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完善和补充,是“十一五”期间城乡规划建设的行动纲要。“五大名城”、“五个中心”的定位为无锡指明了发展的目标,策略、途径的选择和近期建设项目的具体安排,使规划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城乡近期建设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步编制,两个规划衔接得很好,城乡规划建设与经济、社会 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得益彰,必将促进无锡和谐社会的构建。   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发言由吴唯佳教授代为宣读):最近十多年来,无锡等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地区,取得了很大成就,迎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春天。无锡等长三角地区,与上海这样的核心城市相比,有着重要的地域优势。历史上就是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工商业、农业发展的基础地区,是整个地区的区域文化核心,这些都是无锡等长三角地区城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化,要高度关注经济快速发展给整个地区已有的优势和基础条件造成的破坏影响,特别要注意避免城市化带来的后遗症。为此需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①区域功能的合理分布、城市和乡村的功能要适度分工。②区域发展中土地、农田、资源、环境的保护。土地、农田、资源、环境的保护是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为此要在更高发展水平的要求下,提高发展的质量,更上一层楼。③要考虑更长远的城镇发展对用地的需求。对于村庄的集中、非农田的集中等要看到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切不可过急。④城市化、现代化发展中的文化保护问题。文化是创新的源泉,文化是财富积累的一个表现。无锡是我国早期现代化的一个杰出代表。工商业、文化发展很有特点,希望无锡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多发扬这些特点,在现代化进程中再创辉煌。   中国古建筑保护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保护首席专家罗哲文先生:中共无锡市委关于“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无锡市“十一五”城乡规划建设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很有远见,切合实际,很有“气派”,敢于创新,敢于领先,表现了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的先进理念。特别是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和具体的实施城乡规划建设一起来考虑,共同来研究很有特色。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注意以下问题:①要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整治及合理利用。无锡有许多有价值的遗产(文物古建筑、遗址等),是无锡历史的见证,首先应该很好地加以保存。因为文物是不可再生的,一旦破坏就无法挽回。由于过去自然和人为的破坏,有些文物古建筑年久失修,特别是环境的破坏,需要加以维修和整治,使之合理利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贡献。②要加强对生态环境风景名胜的保护,发展旅游事业。无锡是一个湖山秀丽的山水城市,山水、自然生态和文物一样,一旦破坏也很难恢复。因此,首先要保护,有些被污染了的要抓紧整治,风景名胜、自然风光、文化遗产(有形无形)是发展旅游的基础。无锡的条件都很好,旅游是支柱产业而且也是文化、科普、体育健身、交流等的活动载体。旅游涉及的范围很大,也要做好规划,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很好地发展。③要注重文化兴市。文化是一个国家整体综合实力素质水平的体现,无锡今天的经济已大发展,应该更多考虑文化建设,多投入,掀起文化建设的高潮。这个文化包括科技、教育、体育、卫生、新闻等等。   ④要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无锡悠久的历史文化、文物古迹、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具有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希望积极努力,抓紧申报工作。⑤要积极申报世界遗产。无锡有大运河的重要地段,又有太湖的自然独特条件,希望参与世界遗产的申报。   同济大学教授陶松龄先生:城乡协调的“紧凑型城市、开敞式空间”是无锡规划的创新,“十一五”城乡建设规划是对这一理念的深化和优化。建议无锡在硬环境建设上不遗余力外,还应关注软实力的提升,通过富民建设和谐社会;建议无锡利用有利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实力,参与上海大小洋山港的国家战略;建议早日启动苏南国际机场扩建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建议关于城市国际化的提法慎重为宜,当下需加大现代化的程度。   南京大学教授崔功豪先生:无锡市“十一五”城乡近期建设规划是一个有特色、有创意、有水平的规划成果。无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经过四五年的发展和建设,有些目标已经提前完成,有些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次规划对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定位作了深入的研究,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完善和补充;规划提出的指导思想、原则明确,分别界定强制性内容和指导性内容,可操作性强;规划注重处理长远目标和近期建设的关系,关于策略和途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近期建设项目安排详细,反映了规划的战略性、指导性和操作性的有机结合;本次规划在空间关系上进行了非常详细的阐述,对空间结构、空间格局和空间管制作了深入研究,打破行政关系,提出了全域都市化的新理念,并为城市的经济活动提供了空间载体。建议进一步论证“初步实现城市国际化”的发展目标,明确城市国际化的概念、指标;进一步深化、落实全域都市化的发展战略,明确新城、新市镇的地位、作用、功能和规模,建立以城市为主体的人居系统;进一步研究无锡与周边城市发展的协调关系;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空间潜力的研究;无锡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应大力提升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建议在50%以上。   国家交通部总工程师凤懋润先生:部门分割、地区分割、行业分割、职责交叉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最大的体制性障碍,无锡市把“调适整合”作为“十一五”时期的核心关键十分正确;规划确立的“超前建设基础设施的率先发展战略”是“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的体现,必将为无锡“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规划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和科学发展,充分体现了“人”的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具有榜样示范意义的亮点。“网化、联运、智能、安全”覆盖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人流、物流运输、信息化管理和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化综合交通发展战略和系统整合的重要方针;无锡“三港+三网+三线+三水”的整合关键环节在“衔接”,交通枢纽、场站布设是交通规划建设的重点部位;城乡交通一体化在城乡结合部、乡乡连接部,以及新市镇建设引发的新交通需求等方面是整合的关键点;交通效益最终体现在运输组织上,人流、物流快速运输组织、新农村客运网络建设是重要内容;提高面向大众的管理和服务是当前交通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特别应该改善和加强的方面;建立交通运输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好“信息高速公路”,并以此拉动综合运输体系的集成,是“软”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具有特色、品牌意义的基础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做起来。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先生:把历史遗产作为城市发展的动力,上升到城市战略的高度来作全盘的考虑是非常必要的,将历史遗产保护的内容明确列入“十一五”城乡建设规划中,并在“两线三区”的空间管制中予以明确的界定和严格保护也很必要。建议通过区域联合,发展运河遗产走廊和对外遗产走廊旅游;通过增加法定历史街区和风貌区的面积,建立网络型的城市遗产的空间格局;通过城市空间与山水格局的融合,创造独特的城市特色;要精心规划、科学整治,全面提升历史遗产的价值,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遗产。   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上海市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副主任胡运骅先生:近年来无锡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无锡生态环境基础较好,政府在环境建设中的力度大、成效显著。“十一五”城乡建设规划起点高、可操作性强,也很有创意,特别是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并重,符合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建议“十一五”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力度要继续加大,投入和经费要增加;建议在做好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分层次做好环、楔、廊、园、林的结构规划、景观规划和树种规划,构建“以山水为骨架、林木为主体、景区为装饰、绿廊为依托、科技为支撑”的绿地系统;进一步细化地下空间规划,尤其是要注重城市公共绿地地下空间的叠加效应。   清华大学吴唯佳教授:增长方式的转变,不只是工业经济发展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样是城市建设增长方式的转变,建设用地增长方式的转变,城市建设用地从粗放经营向精细经营的转变,需要对建设用地在质和量的两个方面从严控制。关于空间管制,空间管制应该是对土地、资源、环境等这些城乡发展中存在重大制约、限制条件的管制,进而保证城乡发展能够不破坏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条件,空间管制不应该成为空间发展的积极措施。关于无锡的土地利用,要从严控制非农用地的建设,严抓非建设用地的保护,保证无锡城市的合理发展,应认真研究转型发展面临的城乡建设难题,从根本上扭转建设用地的过快增长。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王炜先生:建设人居环境优化的和谐城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交通系统非常重要,交通基础设施超前建设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建议通过交通设施的建设与政策引导,实现公共交通、出租车、自行车、步行、私人小汽车各种出行方式的协调发展,给行人交通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以足够的重视;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要重视交通网络结构的完善,特别是支路建设,关注建成区“故宫文化”(即大地块周边的围墙把次干道、支路割断的现象)对交通分割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杨桂山先生:无锡市“十一五”城乡建设规划充分体现了城市规划市域全覆盖的新理念,提出的“十一五”城市发展目标、定位、发展策略和途径符合无锡发展实际,具有战略性和可操作性;新市镇、新型郊区社区的建设符合无锡的特点;城乡建设规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衔接得比较好、可操作性强。建议规划进一步明确无锡城乡建设的主线,重点突出山水名城和工商名城的打造;进一步体现节约型社会构建要求,充分考虑外来人口集聚因素,为其留足发展空间。   南京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陆玉麒先生:无锡市“十一五”城乡建设规划的空间管制规划在全国具有创新性和领先性,全域都市化的方针非常符合无锡市情;以城镇功能组团作为无锡市域城市化的主要支撑点和着力点,理论上有创意,也完全符合无锡的实际;新型社区风格与特色的探索是对城市建设千篇一律的反思。建议进一步强化区域景观的理念,整合无锡的地脉、文脉和史脉;建议政府加强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尝试为居民提供更为直观的规划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