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农资信息 >> 内容阅读
化肥产业面临“产能过剩”
来源:种子网           2005年12月13日   阅读:


长德农经网

  11月28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的前一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明年农业和农村工作,部署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工作。在此之后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明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推动部分产能过剩行业进行结构调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中央对产能过剩问题连续释放多个鲜明信号,显然并非小题大做。有关专家分析指出,这意味着治理产能过剩将成为整个“十一五”期间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

  然而,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化肥行业已经面临“产能过剩”,虽然近期的中央会议并没有“点名”,但许多业内人士认为,中央会议已经为化肥产业拉响了预警。

  产能过剩引爆结构调整

  虽然“结构调整”的字眼在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已经屡见不鲜,但细心体会,今年会议对这一问题的表述呈现出“不同寻常”的味道。

  在11月2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汇报指出,中国部分行业如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产能过剩问题集中释放,供大于求的矛盾开始显现,电力、煤炭、纺织行业亦存在潜在产能过剩。钢铁、水泥、有色等部分行业过度投资导致产能过剩的问题日渐突出,不良后果逐步表现:产品价格下跌,库存上升,企业利润增幅下降,亏损增加。受产能过剩集中释放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双重挤压,目前我国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上升57.6%。

  在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温总理强调,推动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因势利导,区别对待,合理利用,控制增能,扶优汰劣,优化结构”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地解决存在的问题。一是严格执行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认真落实已经实施的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并加强检查,尚未制定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的要抓紧制定。二是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根据新的情况,制定严格的技术、能耗、质量、环保、规模、安全等标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继续清理整顿在建和拟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三是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按照市场原则,推动企业并购、重组、联合,发展规模经营,提高产业集中度。四是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依法关闭那些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五是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着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改善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加强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六是通过调整投资结构、扩大消费需求等措施,尽可能多地利用和消化一些已经形成的生产能力。七是加快推进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导致盲目投资、产能过度扩张的深层次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从经济发展的全局把脉明年政策,产能过剩引爆的结构调整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严峻现实。

  化肥行业应当未雨绸缪

  “专家没有开处方,并非说明你的身体完全健康。”一位业内人士如此比喻化肥行业。的确,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上,中央会议并没有对化肥产业“直接点名”,但作为事关“三农”的重要行业,针对当前的实际产需状况,化肥行业应当自觉自醒,未雨绸缪。

  根据农业部门关于化肥施用量的统计,2004年农用尿素施用量只有2900万吨(实物量,未考虑复合肥中的氮元素),同期工业用尿素大概也在500万吨左右,而同期我国尿素产量为4200万吨。目前,我国尿素的生产能力大概在4500万吨左右,而近两年由于化肥行业处于景气阶段,行业内投资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05新增产能估计在300万吨左右,2005年至2010年,新增尿素生产能力大概在1200万吨,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业界共识。在2004年4200万吨的产量中,三大集团所占比重不到20%,其他大中型企业所占比重47%,小尿素企业所占比重为34%之多。很多小企业技术落后,能耗严重,依靠国家的优惠政策以及过去两年难得的牛市而取得较好的业绩,但长期看这些企业并不具备发展优势并影响整个我国化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近10年来,我国磷肥工业突飞猛进,其中生产磷酸二铵、磷酸一铵、氮磷钾三元肥、硝酸磷肥、重钙等高浓度磷复肥的企业有100余家,今年的生产实物能力已达到1300万吨,提前3年完成“十五”发展计划,基本满足国内需求。但由于目前磷肥市场看好,加上受利益的驱动,磷肥行业投资过热的现象较为突出。特别是2004年以来,我国磷肥行业投资增速继续加大,发展速度大大超过20%,而明后两年即将建设的磷肥企业,使我国的高浓度复合磷肥产量达到1500多万吨,成为世界磷肥第一生产大国,远远超过国内实际需求。因此,从2006年起我国磷肥市场很可能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现象。对此,业内人士大声疾呼,目前必须高度警惕磷肥行业投资过热的现象,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以免我国磷肥工业因增长过快而导致的恶性竞争。

  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永志指出,2005年我国磷肥产业产能过剩已经显现,宏观调控迫在眉睫。他建议,我国主要产磷省今后新建和扩能改造一定要做好科学论证,对发展规模、总量要严加控制,没有资源优势的地区不再布新点,对现有企业加大技术改造以调整产品结构,从而实现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有报告显示:我国化肥产量已经雄踞世界第一,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看到这些“令人振奋”的消息,我们还是应该少一些激动,多一些清醒。虽然目前化肥产量已经很高,但是我们化肥产业中的技术水平、产品结构还存在许多问题,以“产能过剩”为代表的种种市场矛盾日趋明显。

  岁末年终,全国各地化肥新产能、新项目此起彼伏、你追我赶,在这一浪高过一浪的开工、剪彩的热潮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站在一个行业的高度关注过未来,又有多少人曾经做过冷静而又负责的思考。

  近年来,国家对化肥产业已经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鼓励中国民族化肥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是,我国化肥产业的现状已经表明,在行业发展的同时一定要牢记“平稳”、“持续”、“和谐”等事关国民经济大局的关键词。中国化肥工业需要发展,更需要持之以恒的科学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农资网 责任编辑: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