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政策动向 >> 内容阅读
2005,中国农民眼中的反哺农业
来源:种子网           2005年11月29日   阅读:

来源:新华社/半月谈 宁夏吴忠:负担减轻了,种地划算了,扁担沟的笑声爽朗了 地处宁夏平原边缘扁担沟扬黄灌区的吴忠市扁担沟镇,前几年曾经因群众抱怨、干部发愁而远近闻名。而近两年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加紧落实,一切悄然发生变化。11月初,记者在这里走村串户采访时,接触到的回汉农民和乡村干部大都笑逐 颜开。 据2003年一项内部统计资料,当年这个镇共有8000亩土地被撂荒。而今年当地农民的种地热情却出奇地高涨,有7000多亩弃耕地重新得到耕种。扁担沟村五组农民刘永胜家的25亩田,去年有8亩撂荒,今年全部种上了小麦和玉米。当记者问他复耕这8亩地的原因时,刘永胜扑哧一声笑了:"主要是种地国家不收钱还要给钱呗!" 在中央一号文件的引领下,今年宁夏不仅彻底取消了农业税,还拿出2亿多元资金补贴种粮农民。扁担沟镇的粮食种植面积达到5.7万亩,全镇6个行政村、一个良种繁育农场的1.2万农民,如果不计算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农民人均可享受粮食直补及良种、化肥补贴资金96.5元。 刘永胜喜不自禁地掰着手指头算了笔账:每亩地粮食直补12元、良种和化肥补贴5.56元,再加上每亩地免收的21.46元农业税,他家25亩田总计可以得近千元的实惠,人均达240多元。虽然今年市场上各类农资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但是粮食价格比往年好,种粮还是有赚头。 镇党委书记徐广堂说,今年扁担沟首次出现零上访。   湖北仙桃:反哺农业动真格,"五进农村"促统筹 今年初,湖北省仙桃市提出"五进农村"促统筹:即龙头企业进农村、连锁超市进农村、基础设施进农村、先进文化进农村、万名党员进农村,用政策打造农村发展的"高地",使各种生产要素向田野聚集,由此进入全面反哺农业的新阶段。 仙桃市三伏潭镇栗林嘴村8组的雷水才,和妻子种了7亩田,外加一口10亩的水塘。今年夏季,他家的500只大雁鹅已给他带来9800元的纯收入。半月谈记者采访时,他满脸笑意地说,现在喂鹅技术蛮熟了,用新方法喂,可以降成本,前段时间他又进了370只大雁鹅苗子,到时同样可以赚个大几千块钱。在栗林嘴村,和雷水才一样的农户已有68家,在仅仅3个多月的时间内,他们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沟渠池塘喂养大雁鹅,就获得了几倍于地里、塘里的收入。 这一切归功于新组建的鹅业公司。这家在政府支持下只用了4个多月建设起来的龙头企业,按订单合同收购了全镇所有农户的大雁鹅。该龙头企业掌握着多项国内领先的技术,加工的鹅产品一面世,立即成为国内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 记者驱车在仙桃乡村秋收景色中一路奔驰,平坦的马路四通八达,让人如沐春风。仙桃市委宣传部负责人告诉记者,2000年以来,仙桃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10亿元,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500公里,其中投资3亿元实施"镇镇通"工程,投资3亿元谋求"村村通",目前全市350个村通了油路和水泥路,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今年仍将新增建设通村公路250公里左右。 仙桃长期以来一直是湖北县域经济的排头兵,但这里也曾长期呈现一种奇特"景观":生活在城区"眼皮底下"的农民,自来水没喝的,有线电视没看的,交通也很不方便,生活环境更是脏、乱、差。这个典型的"灯下黑"现象引起了仙桃市委书记马清明的反思:为什么城市的阳光没有普照过来?他说:"繁荣的城镇,破烂的农村,绝不是全面小康,更不可能和谐。所以要找个抓手缩小城乡差别,提出交通等基础设施进农村,让农民和城里人一样享受现代文明。" 近几年农村水网、电网和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仙桃共投资20多亿元,这些大手笔的资金注入,使城乡一体化格局日益显现。 过去,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城里不要、乡下走俏"。如今,仙桃一家连锁超市下乡了。目前经营网点已超过100家,覆盖了仙桃市所有乡镇及集镇,并扩展到临近的洪湖、监利、潜江等周边地区。超市下乡不仅打压了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市场的空间,又实现了农民与城市居民在相同的时间、以相同的价格享受相同质量的商品和服务的"三同步"。同时,"超市+基地+农户"成为一种新的产业化模式。 仙桃市委书记马清明说,城乡反差越来越大,新的阶段应该找一个路子,促进城乡互动发展,这是县域经济应该认真探索的路子,因此我们今年提出把"五进农村"作为新的发展理念和执政理念。仙桃市沔城镇洲岭村的汪文坪告诉记者,过去老说仙桃是湖北的首强市,但我们身上哪有点首强的影子,日子过得很不顺心。现在政府支持农村的发展,把税免了,我们看到了希望。   河北藁城:科技为庄稼点金,众手为村容梳妆   初冬原本是华北农村开始进入农闲的时节,但半月谈记者到河北藁城市系井村却没有找到几个休闲的农民,村支部书记郑根顺说:"现在村里人都正忙着,有的外出打工、经商,留在村里的也都在大棚里、大田里忙活,经营设施蔬菜、花卉,灌溉优质小麦。今年市里减了农业税,上边还给发了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农民种地的心气可高呢。" 今年麦收时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从北京径直来到藁城,第一站就到了系井村。52岁的村民吴振英当时正在田里忙活,总理向他询问了粮食的投入产出情况。记者找到仍在地里忙活的吴振英,他说:"总理帮我们算了算账,说我们种小麦的净收益每亩可达到500元左右,还嘱咐我们,农民种地不交税了,国家还给补贴钱,这可是从古以来没有的事。" 据藁城市委书记张树志介绍,为帮助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藁城市今年在河北率先建成一所开放式、高智能农业科技服务厅。南马村农民樊军义经营蔬菜,到科技服务厅了解蔬菜新技术、上网查问市场行情成了他进城后首先要干的事。 每周三、六晚上19:40,孟村农民马海洋都会准时打开藁城电视台收看《藁城农业》节目。他曾在《藁城农业》中看到桃树新品种---梗阳红,外观美、品质好、市场潜力大,就引种了,挂果后卖了个好价钱。目前他种植的桃园面积有17亩。《藁城农业》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成了当地农民必看的"农业新闻联播"。藁城还在全市15个乡镇(区)、农口部门及部分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形成了上连部、省、市,下连乡、村、户和龙头企业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 今年夏天,温家宝总理在藁城市走访农村时,叮嘱农民要一起动手,改变村容村貌。在系井村,村民郑产子对记者说:"近几个月,上级政府出钱支持,全村百姓一起上阵,村里的小街小巷全改成了水泥路了,村里头还种了不少树。"记者在藁城走访,不时看到农民们忙着整道路、挖坑种树、粉刷墙壁、拆除乱搭乱建。在靳庄村,村民李如奇说:"现在国家免了农民的税,种粮食还发补贴,村里人的日子越过越好了,也想把村里建得漂亮点。" 藁城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在改变。北席村村委会编了《公民道德新风录》,记录下村里拾金不昧、舍己救人、无私捐款、孝敬老人等好人好事220多条。 山东昌乐:路灯初次照农家,小病不用出村庄 记者最近在山东昌乐县城南镇的崔家庄采访,村民臧长春指着新修的水泥路说:"以前,村里全是烂泥路,一下雨,出门就是两脚泥。如今全省在搞村村通工程,村里争取到一笔扶持资金,修了3公里的村路,还装了路灯。"村民王培林接着说:"有了路灯,晚上十字路口卖菜的能卖到很晚。夏天,村民们在路灯下乘凉,打扑克,下棋,夜生活丰富多了。" 在村民崔兴奎家,崔兴奎打开自家的自来水管,忙着烧水沏茶:"也让记者尝尝俺们的水甜不甜。"今年村里统一打了一眼50多米深的井,又搞了自来水管道,通到各家。 村民王培林说,过去农民最怕生病了,现在村里搞起了合作医疗,咱农民看病也能报销了。村里建起了合作医疗卫生室,镇卫生院统一派医生到村里,工资统一发放,药品统一采购。白天黑夜有人值班,有点病,打个针,不用出村了。村民臧家训今年患胃病住院,动手术花了6000多元,合作医疗给报了3000多元。 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村支部书记臧同发指着墙上两幅挂图给记者看:"下一步村里要建公寓楼,建广场,建娱乐中心和小学。请你再过三五年到俺村,又将大变样。"(记者 袁志国 王文化 姜雪城 董振国) 责任编辑: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