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农高会”招牌越擦越亮
来源:种子网           2005年11月14日   阅读:

华商网-华商报

  12年过去了,西安的记者刘先生至今对第一届农高会的印象还记忆犹新:
“当年的杨凌还没有今天这么多的高楼大厦和绿地,尽管已经是农业科技示范区了,但农村的痕迹随处可见。当年来参会的外地客商也不过21万余人,但住宿紧张得我们有好多记者都借宿在农民家里写稿子……”在本届“农高会”组织方专门为记者装备的新闻中心里面,坐在高速网络传稿系统前,刘先生大发感慨。

  据杨凌示范区管委会方面提供的一组数据,农高会自1994年举办以来,每年参会的群众和客商人数逐年剧增。到2001年“农高会”,参会群众和各界客商人数已经超过110万人次,本届总接待人数更是超过了120万。与此同时,杨凌方面的接待和对客商的容纳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专家 借此了解农民最新需求

  每届农高会上,农业专家都会成为众多企业和参会农民追逐的目标。

  对于农民的热切期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中药材专家赵渤就身有体会。在本届农高会上,赵教授每天接待的咨询群众就近二百人。

  她说,几乎每届农高会她都来参加咨询活动,感觉到每届农民的素质都有所提高,从一开始的赶会到带着问题来参会,再到最后的携产品参会,农民群众已经知道如何利用农高会这么一个绝好的机会,寻求致富信息。

  “农高会也给我们这些农科专家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和与农民交流的机会。杨凌聚集了农林水等64个学科近5000名科教人员,农业科研成果层出不穷。农高会就是展示这些成果的平台,我们能把最新的科学技术传授给农民,同时也能了解到现在农民的最新要求,这给以后的科研工作也提供了发展方向。”赵教授说。

  农民 找寻最适合自己的信息

  农高会在杨凌召开,当地农民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多年前有人表示,杨凌发展了这么多年,可杨凌农民依然是“灯下黑”。但在今年的农高会,记者发现,杨凌当地的农民因为“农高会”、“农科城”都不同程度地享受到了政策和科技带给他们的经济效益。有的农民靠种植业致富了,有的农民靠饲养业富裕了,还有的农民因为“贩卖”信息而富裕了……和1994年首届农高会时相比,受益最大的还是当地的农民和外地“脑瓜灵光”的农民。

  杨凌姚南村的朱师傅说,农高会前,他们就做好了家庭接待的准备,床铺被褥都换了新的,房间里的设施也全部检修了一遍,农高会这几天,他家里就安排了来自甘肃、山东、山西等地的客商和参会群众。“咱们要把服务搞好,让外地人知道咱杨凌人有多热情。服务好,住的人就多,自然能多赚钱。”朱师傅颇为得意。

  当地农民王欢喜自从第一届农高会上取得葡萄种植的“经”后,数十年来收益颇丰,如今早已经是当地的“农民大款”了。他不仅自己种植葡萄等果蔬,而且还和乡亲们搞起了加工业,生意越来越红火。

  管理者 做好中国农业最棒品牌

  那么,杨凌的机关干部又是如何看待历届农高会的呢?

  “我感觉农高会的国际化程度是越来越高了,从本届农高会中外农民创业论坛上就能看出来。以前几届没有邀请过外国农民来登台演讲,今年邀请了美国农场主莫沙多、德国养猪协会培育分中心负责人克里斯多福等‘洋农民’来传经。还有2005‘一村一品’国际研讨会的召开,提升了本届农高会的国际化程度。”本届农高会展览部雷新峰的话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谈及本届农高会对下届农高会的借鉴经验,组委会的一位负责人说,明年应该在会场的安排和秩序上再下一些工夫。“比如说要坚决杜绝个别假冒产品在会场外打游击,要坚决制止一些无证摊贩随地叫卖,这些虽然都是细节上的问题,但无疑会让农高会会场内外出现不和谐的怪现象。农高会已经是中国农业的一张品牌了,我们丝毫不敢大意”。

  杨凌示范区的一位干部则坦言,就吃饭一项就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会场外的小吃摊一家接一家,存在卫生隐患。相信经过各方面努力一定能解决好这一问题。

  如何让“农高会”这一中国最棒的农业品牌越来越亮?值得很多人去思考。本报记者 李勇钢 杨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