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企业新闻 >> 内容阅读
中国种子走出国门获丰硕成果 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来源:中国科技网   2012年02月21日   阅读:

“欢迎有志于在国外发展种子事业的企业和团队与我联系,让我们为中国种子走向东南亚、非洲共同努力。”近日在海口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博鳌农业(种业)科技创新论坛中国种业国际化分论坛上,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黎志康面向前来参会的专家、企业发出邀请。
作为“为非洲和亚洲资源贫瘠地区培育绿色超级稻”国际合作项目的首席科学家,黎志康是代表项目组发出邀请。这个项目启动于2009年,先后得到科技部研究项目支持和美国盖茨基金会资助,目标是为非洲及东南亚15个国家和地区培育“绿色超级稻”,使当地至少2000万贫穷稻农的水稻产量增加20%。它既是中国育种技术走出国门的代表,也是中国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贡献力量所采取的实际行动。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将杂种优势理论应用于水稻生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杂交水稻应用面积最广、应用程度最高的国家。杂交水稻自身的高产、耐旱等突出特性以及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使杂交水稻种业成为中国农业实现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湖北种子集团公司董事长袁国保说,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有80%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粮,水稻是亚洲地区粮食安全的核心品种。自2007年以来,世界性粮食危机频发,稻谷价格不断攀升,包括东南亚、南亚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国均出台各种措施加强水稻生产。袁国保介绍,湖北种子集团公司目前每年出口东南亚杂交水稻种子5000吨以上,种子出口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而作为“绿色超级稻”项目的参与单位,湖北种子集团与安徽荃银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共同在坦桑尼亚进行了两年的品种比较试验。“作为拥有世界杂交水稻领先技术的人口大国,中国有责任和义务加快杂交水稻种子与技术出口,促进技术推广应用,在提高亚洲地区粮食供应总量的同时,为中国发展创造安定的周边环境,间接提高我国自身粮食安全水平。” 袁国保说。
积极推动中国种子走出去,也是我国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杂交水稻制种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据袁国保测算,从2008年开始我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成本每年以20%的速度上涨。“东南亚地区欠发达国家劳力充足,是我国杂交水稻制种战略转移的理想区域。”袁国保说,在降低制种成本的同时,将杂交水稻育种创新成果应用定位于全球,还能充分发掘成果的使用价值,进而促进我国杂交水稻育种再创新,实现杂交水稻研发成果效益的最大化。
中国种子走出国门,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袁国保介绍,目前东南亚、南亚地区每年从中国进口大量的杂交水稻种子,当地杂交水稻的迅猛发展有力地缓解了本国粮食安全问题,也使他们对中国杂交水稻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他乐观地估计,今后30年,东南亚、南亚国家对水稻的需求将增长70%以上。当地土地、劳动力、水资源匮乏带来的的粮食生产压力,将使中国与这些国家在杂交水稻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
而黎志康率领的“绿色超级稻”国际合作项目组,已经在非洲8个目标国家的20多个地点,对中国的166个杂交稻和59个常规稻进行了产量和适应性试验,鉴定出124个杂交稻和52个常规稻品种在非洲有应用前景。黎志康说,这些第一代绿色超级稻品种比当地最优良的对照品种一般增产20%以上,项目下一步将通过中国育种单位、中资企业与国外相关单位的合作,加速种子生产的本地化和绿色超级稻在目标国家的推广和应用。“未来由我们研发并进入商业化的种子,都会打上‘GSR’(超级绿色稻)标示,告诉人们这是来自中国的杂交水稻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