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企业新闻 >> 内容阅读
绿豆蒜价暴涨内幕揭露:炒家被指获利最大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6月25日   阅读:

谁让大蒜如此“疯狂”
通常流通1吨大蒜,蒜贩能赚200元,储存商能赚800元,批发商能赚200元。
今年以来,国内蒜价一路飙升,曾经几毛钱一斤的大蒜如今卖到几块钱,上涨了数十倍,北京等地甚至出现了10元一斤的“天价”。
关于蒜价暴涨的原因,各种猜测不断,一时未有定论。而不久前金乡蒜商朱熹刚的“被抓”,更令大蒜涨价问题再添谜疑。
2010年5月底,在新的蒜季到来之际,《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赶赴“中国大蒜之乡”––––山东省金乡县进行实地调查,揭开蒜价“暴涨”内幕。
蒜农“今年不赔了”
5月31日下午,山东省金乡县,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大蒜味道。
在兴隆乡苗刘村北头一块蒜地里,程海新一家正在忙着收蒜。
程海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她家今年种了10亩大蒜,每亩能产1800多斤,按照当天“鲜蒜两块钱一斤”的行情,她家的大蒜每亩能卖3600多元。
加上卖蒜薹的收入和套种棉花的收成,除去2000多元的成本,程海新家每亩蒜地能收入3000元左右,“我们也沾了涨价的光,今年不再赔了。”
得知外地蒜价暴涨到10元一斤,程海新也觉得很疑惑,“咋会那么贵呢?”她说,她家去年卖蒜时才1.5元一斤。
距程海新家蒜地不远,就是大棠树村三组村民张德龙家的蒜地。此刻,张德龙花钱雇用的十几位民工正在帮他收蒜。
6亩多的大蒜已经收完,装好的红色蒜袋一排排竖在那里,在绿色的田野里愈显壮观。
不过,张德龙看起来却并不开心。张德龙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09年冬天,他家的6亩蒜地以每亩3400元的价格包给了同村的赵海军。当时预付1000元,今年收蒜时再付剩余的2400元。
当时约定,“包地”期间,张德龙负责大蒜的种植、管理,蒜种、化肥、地膜、除草剂、浇水、人工等花费大部分要张德龙自己支出,“成本2000多元”,而收获的蒜薹、大蒜要全部归赵海军所有。
今年蒜价高涨,他家的大蒜长势良好,原本可以卖更多的钱,可是如今,他却只能拿到每亩1400元的“包地”收入,远不如自己种划算。
说“涨价百倍”不妥
金乡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年产大蒜70万吨左右,出口量占全国的70%以上,被誉为“中国大蒜之乡”。
西关大街与缗城路交叉口,是金乡县城最容易堵车的地段。每天清晨,来自各地的蒜贩都会开着满载大蒜的农用车向这里聚集。
本刊记者在这里看到,各种蒜车沿路停靠,东西、南北绵延数千米。操着不同口音的蒜商穿梭于蒜车之间,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这里每天的上货量有600车左右,每车至少4吨。”金乡县南店子大蒜现货交易有限公司经理杨桂华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这些都是蒜贩,他们从蒜农手里直接收购大蒜,然后转手卖给蒜商。
杨桂华所在的公司,是一家从事大蒜等农产品行情咨询及现货交易服务的机构。金乡县每天的大蒜价格、交易量等数据,都会被他们详细记录。
该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9年1月至今,金乡县大蒜销售价格一路飙升,从最低时的0.2元一斤,飞涨到4.5元一斤,最高时达到6元一斤。
再往前溯,2008年金乡蒜价曾跌至4分钱一斤的历史新低点,由此推算,两年多来,金乡县大蒜售价“暴涨了100倍”。
不过,杨桂华指出,这样的算法并不科学,“不能简单地拿最高的和最低的比,它们都是极端价格。”
杨桂华说,判断蒜价的波动,应该以其“合理价格”为参照。当蒜价从极低点向“合理点”上涨时,属于合理回归;只有超过了“合理点”继续上涨,才算是“暴涨”。
例如2009年,考虑蒜农和储存商的成本,2.2元左右一斤的价格“比较合理”,但当年的蒜价后来涨至6元,“涨了近三倍”。
《瞭望东方周刊》查阅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价格波动数据获知,2010年1月1日到6月1日,新发地普通大蒜的每斤批发价格为3.3元到5.5元之间,而在2009年同期,仅为0.2元到0.87元,平均上涨了8.22倍。
尽管杨桂华认为媒体报道的“暴涨百倍”说法欠妥,但他同时觉得北京等地10元一斤的蒜价“确实不正常”。
“差价太大了,”杨桂华表示,金乡的蒜价是2元左右,怎么也不该卖到10元,“可能是流通环节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