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大田种子 >> 内容阅读
“农超对接”抑物价 税收问题制约企业直采规模
来源:网易   2010年06月05日   阅读:

缩减了流通环节、实现了质量可追溯、避免了农民“靠天吃饭”、改善了消费环境……从2009年开始试点的“农超对接”工程在中国取得了不错的阶段性效果,去年共计实现农产品直接采购金额211亿元人民币。
中国传统流通模式中间环节繁多,每一环节至少加价5%到10%。“农超对接”因省去诸多中间环节,从而减少了超市的采购成本。超市可充分借助其冷藏冷冻设施,在农产品供应充足时贮存一部分,待供应紧张时再投放市场,一些超市中的农产品价格甚至只有农贸市场的一半。
据悉,由中国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农业部等部门实施的“农超对接”,支持大型连锁超市与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对接以及冷链系统、配送中心、快速检测系统和农产品品牌建设。
截至目前,205个“农超对接”试点项目共带动社会投资40亿元、建设冷链系统145个、配送中心91个、快速检测系统190个、申请农产品品牌598个、申请农产品认证987项。
就保障食品安全领域而言,实现农田到超市直接供应链的“农超对接”亦提供了成功样本。在很多超市的配送中心,都会有一个大屏幕,上面滚动显示着农产品种类、生产基地、检测结果以及配送到哪个门店等信息,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可直接追溯到原产地,还能在第一时间召回已配送到门店的产品。
据商务部人士介绍,在“农超对接”大环境下,农民可根据订单有计划种植,这不仅避免了过去“靠天吃饭”的情况,还能令农民普遍增收两成左右。
记者在采访部分企业过程中了解到,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收抵扣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到“农超对接”的实施效果。如各地农产品收购发票不统一造成跨省抵扣存在困难,客观上增加了企业经营压力。又如因获取农产品收购和销售发票时间较长且手续繁杂,很多连锁零售企业不得不放弃或缩小直接对农产品的采购经营。
此间学者认为,政府应尽快出台具体举措,制定全国统一的农产品收购发票印制和管理办法,同时落实农产品进项税收抵扣政策。从长远看,则需考虑重新设计和调整地方税种,建立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以避免地方各种不合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