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农业高新 >> 内容阅读
今明两年GDP增长率将保持较高水平
来源:种子网           2005年10月15日   阅读:

记者 田如柱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社科院2005年秋季报告预测和分析我国宏观经济形势 某些部门出现了生产能力的过剩现象 国内成品油供求紧张 对外贸 易不平衡状况加剧 农民进一步增收的困难加大 M1、M2增速差距值得注意 本报讯 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与上年基本持平,GDP增长率将达到9.4%左右。在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下,GDP增长率将有所回落,可以保持在接近9%的水平上。这是记者在10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5年秋季报告会上获悉的最新权威预测数字。 报告指出,2003年以来,我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注意采取必要措施,及时解决新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宏观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平稳增长,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进一步抑制,薄弱环节得到进一步加强,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取得积极进展,宏观经济继续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发展,国民经济总体形势连续多年保持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状态。报告在模型模拟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预测和分析了2005年和2006年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问题。 报告预测,2005年农业增长速度将取得增长5%以上的好成绩,2006年仍将实现接近5%的增长;2005年和2006年,第二产业仍将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将分别为11%和10.2%,这两年中重工业增长仍将快于轻工业,但是轻重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差距将减小到一个百分点左右;第三产业在2005年和2006年的增长速度将仍然与第二产业有较明显的差距,这两年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将分别为7.4%和7.5%,能够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2005年和2006年将分别达到86100亿元和103060亿元,实际增长率分别为21%和17.4%,名义增长率分别为22.9%和19.7%。预计2005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将超过55%,2006年将可能进一步接近60%。2005年和2006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年变动率将分别为0.9%和1.2%,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率将分别为1.9%和2.1%。2005和2006两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将分别到达5.7%和5.2%左右。预计这两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分别达到60890亿元和68170亿元,实际增长率分别为11.8%和10.6%,名义增长率分别为12.9%和12.0%,为近年来的最高水平。2005年的进口和出口的增长速度都将分别达到16.1%和25.7%左右的水平;2006年由于人民币升值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出口增长速度将有所减缓,外贸顺差将有所下降,进口和出口的增长速度将分别为16.2%和12.6%。 报告提出,在宏观调控取得显著成效的时候,必须密切关注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对策措施。 一是某些部门出现了生产能力的过剩现象。由于前些年某些部门的投资盲目扩张,目前逐步形成了超出有效需求的新增生产能力,出现了生产能力的过剩现象,进而导致了这些部门生产增速减缓,效益下降,产品的价格下跌,企业经营困难的问题日渐突出。对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会在2007年以后出现更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二是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国内成品油供求紧张。面对这一新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准备应对高油价长期持续可能造成的通货膨胀局面,另一方面,要积极稳妥地加快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国内外市场价差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三是对外贸易不平衡状况加剧,负面影响值得注意。近几年,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持续上升,2005年前8个月外贸顺差已经高达602亿美元,这一状况需要引起重视。首先,外贸顺差的激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需减弱,2005年全年净出口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会超过30%,国内经济增长依赖外需的程度大大提高,同时意味着经济增长风险的提高。其次,在全球贸易量增长不足10%的情况下,我国出口增长超过30%,势必引起各种贸易摩擦数量和数额的上升。再次,我国的外贸顺差过于集中在若干大国和地区,使摩擦的性质更显严重,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四是农民进一步增收的困难加大。一方面以粮食为龙头的农产品价格持续小幅下降,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收入下降,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却明显上涨,不仅影响了农民的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且会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造成负面影响,支撑农民持续性增收的亮点不多。 五是M1、M2增速差距值得注意。今年以来,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由1月份的14.13%上升到8月份的17.34%,但狭义货币M1的增速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由15.32%下降到11.5%。M2与M1的不同变化使得货币流动性比例持续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流动资金以及社会资金供给偏紧的状况。目前这种货币供给流动性下降局面形成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国内信贷占M2的比重一直在下降,国外净资产所占比重则相应一直上升,银行体系购买外汇资产并相应投放外汇占款已经成为当前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顺周期偏好及资本充足率的硬性约束会引发"紧信贷"倾向。面对增速不同的货币与信贷指标,我们应更关注信贷政策如何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成立于1991年,由刘国光、王洛林任课题总负责人,李京文、刘树成、汪同三为执行负责人,报告执笔人为汪同三、沈利生、万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