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政策动向 >> 内容阅读
从三农问题到新农村建设——中国农村政策的创新轨迹
来源:种子网           2008年05月28日   阅读: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自治”、“税费改革”、“新农村建设”一系列涉农政策的出台过程来看,我国涉农政策重心的转换正是因为不同时期面临的首要问题发生了变化,农民和基层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创造出最适合自己的办法(即,基层创新),上级政府面对基层创新实践通常采取审慎的态度,但最终会鼓励基层试验、从局部试点做起,逐步推开,在改革方案彻底成熟后,新的政策才会正式出台。在介绍和分析新农村建设核心构成部分即农村经济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公共管理机制建设方面的基层创新个案以及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之后,本报告认为地方政府正在探索的新农村建设方案尚没有和农民的意愿完全统一,进一步鼓励基层创新、总结和提高基层创新经验是实现新农村建设平稳发展、农村制度稳步变革的前提。 中国的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用,却又不得不在急速变化的环境中及时调整政策,以应对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和制度竞争。这种背景下的改革机制只能是“纠错机制”——在不断解决每一个当前面临的问题中逐步自我完善。农村,一直是中国政府改革创新的实验田,而农民也总是扮演着打破体制束缚和体验新政策成果的先锋者角色。1978年那场轰轰烈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运动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20年后,从直选村民带头人的《村委会组织法》(1998年),到农村税费改革(2002年),再到废止农业税、全面建设新农村(2006年),农民、农村、农业再次成为中国体制改革和发展建设的最大热点。政府创新是体制改革大氛围下的产物,中国农村当下呈“燎原之势”的体制改革正是近年来各地如“星星之火”般涌现的创新实践激发而成,基层的创新实践推动着总体政策机制的变革。剖析中国农村的政策创新历程会是我们把握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走向的最佳入手点。 2000年,一位乡党委书记“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谏言将中国农村、农民、农业的发展困境推入公众视野;2006年,中国政府宣布废止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农业税”,同时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数年间,中国农村地区的发展政策有了质的转向,这种政策转向的背后是国家与农民关系、农村地区发展思路、“三农”政策的突破与创新。这些改革决策是如何做出的?那些激发改革政策出台的基层创新理念与实践是如何诞生的?这些创新理念与实践的效果如何?它们对农村政策整体又将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在回顾中国农村地区近30年改革发展历程、探析2006年以来新农村建设的创新理念与实践中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