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技术专栏 >> 内容阅读
科技特派员领唱三皇乡农民增收主题歌
来源:种子网           2005年09月28日   阅读:

来源:永福县委组织部 7月份以来,三皇乡推广站站长余世文记挂着两件事:西红柿嫁接、菜园养鱼。他每天开着一辆老旧的摩托车在村屯间奔波,成了最受群众欢迎的大忙人。 余世文是永福县派驻三皇乡的科技特派员。三皇乡种植西红柿已有十余年历史,每年种植面积为2万多亩,并于2004年通过了自治区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但由于种植时间长,病害严重、品种退化这一难题开始困扰菜农。为解决这一问题,2004年,在乡党委政府支持下,余世文和乡领导分六批带着各村屯的种植大户到资源县车田乡学习西红柿嫁接技术,在青枯病较为严重的文明村板坝、龙角等自然屯进行西红柿嫁接试点并取得了成功。为尽快推广这项技术,余世文和乡农业组的几位同志到各村屯开办了20多期培训班,培训菜农3000余人,手把手地教党员群众学习西红柿嫁接。在他们的帮助下,三皇乡农民很快掌握了这一技术,2005年,全乡西红柿嫁接率超到了50%,仅此一项,全乡可节约成本200多万元。由于西红柿嫁接后成本降低,抗性增强,百利、贵力100、以色列870等中高档品种得到迅速推广,全乡西红柿优良品种的种植率从上年的50%提高到80%以上,大大提高了三皇西红柿的品牌竞争力。 抓面上工作的同时,三皇乡科技特派员还特别重视抓好示范点建设。在荣田村米珠屯,余世文和县农业局的科技特派员梁载林一起,带着村民创造了一个"猪-沼-菜-灯-鱼"一体化的"米珠生态农业新模式"。在科技特派员的引导下,屯里创办了科技夜校,党员科技示范户,尝试立体种养,发展循环经济。米珠32户农民,养了130头猪,建了35个沼气池,种了200多亩西红柿,挂了15盏频振式诱虫灯,还在房前屋后、田旮旯地角落挖了30口大大小小的鱼池。养猪产沼液,沼液浇了西红柿,西红柿地里挂上诱虫灯,灯下杀死的虫又喂了池子里的塘角鱼。这样一圈循环下来,每户菜农可节约农药、化肥等生产投入380元,每个鱼池年纯收入可达1000多元,由于使用了有机肥和无公害生产技术,米珠屯的西红柿外观漂亮、色泽鲜艳,无农药残留,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价格比市场价要高出0.1-0.2元/公斤,增收节支效果非常显著。几年下来,米珠人住进了"西红柿楼",开上了"西红柿车",生活条件大为改观。 "米珠模式"用效益说服了群众,其周边的板坝、龙角、棉花等村屯纷起仿效,绿色生态农业逐渐成为三皇农民致富增收的主题曲。 (宾正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