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农资信息 >> 内容阅读
肥价游走“麦城” 备肥遭遇“冷淡”
来源:种子网           2005年09月23日   阅读:

来源:农资专刊    
  
  今年沸沸扬扬的肥市用“曾经沧海”来形容应该不为过,如今,化肥市场已经在“潮涨潮落”之后恢复了“平静”。由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化肥旺销季节已经过去,备肥又没有开始,各地市场普遍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然而,“沉默”的化肥市场也暴露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从河南、山东等即将进入小麦施肥期的局部市场来看,由于化肥处于“落势”,不管是基层经销商还是农民普遍处于对市场的“观望”阶段。

  限价折射后期市场心理

  今年,在原材料涨价、国家限价面前,各化肥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默契。但是,不管限价后的历史新高如何违反政府限价的初衷,还是企业对“管大管不了小、管生产管不了流通、管上管不了下”这种无奈局面的描述,化肥市场的价格还是不能“尽如人意”。扭曲的链条,其自身“应力”让生产企业尝到了苦头,也让一些基层经销商一时失去了对市场应有的判断力,在变化的市场面前不知所措。一些基层经销商认为,价格是涨是落让人“看不透”,因此在即将面临的市场抉择面前不敢轻易决策。也有部分基层经销商希望在限价中失去的预期利润能在“小旺季”中得到弥补,从而对即将到来的小麦底肥施肥期抱有过多期望,一再地观望,迟迟不肯进货备肥。这些因素都易使经销商错过有利时机,失去对市场的准确把握机会。

  而化肥价格在前一段时间内“居高不下”,部分农民对限价后的肥价感到“差强人意”,对肥价存有“想法”,黄淮流域部分地区农民大多处于观望阶段,还没有开始施肥准备工作;同时,“买涨不买落”的市场从众心理也使农民在一直观望市场化肥价格的走势,并未适时而动进入“状态”。

  肥商与农民难成合力

从山东市场情况来看,由于青岛、日照和烟台港口分布在省内,化肥到岸运输时间相对周期较短。这种地域的特殊性,使化肥在调配上不会形成延误,充足的货源使价格随旺季到来而上涨的可能性也不大。对于国产化肥来说,从订货到接货大约需要15天左右,发车慢、运输周期相对较长,如果不及时调配有可能引起一时的用肥紧张。青州市中嘉农资有限公司的刘元强总经理认为,目前,一些复合肥厂家对山东市场经销商积极开展保利保息促销,一些大经销商已经开始备肥,而一些基层经销商由于价格的下滑,备肥积极性不高,有可能造成基层经销点单一品种用肥的一时紧张。

  河南的化肥生产厂家较多,但由于当地化肥价格透明度高,不好经营,因此,有些经销商宁肯从外省进货,以增强价格竞争力,这使旺季用肥在时间上不易保障,如果迟迟不开始备肥,也会错过时机。

  沈丘县绿农农资公司的李海波说,由于现在的化肥进销差率只有3%,利润较低、价格难料,经销商普遍存在“怕”的心理,所以备肥不是很积极。同时,当前小麦和玉米的价格有所下降,农民认为肥价太高,心理上还是接受不了,所以还没有真正“动”起来。今年,由于在玉米追肥期还有些剩余库存,因此,目前备肥的数量只是往年的1/3。

  南阳地区社旗县农资公司王长梅认为:“目前的化肥价格‘稳着哩’,不会再抬头,如果说变化的话,降的可能性比涨的可能性要大”。但是,她认为,虽然目前的价格难再涨,对于当地几十家批发商竞争相当激烈,一些基层经销商认为落价还有空间,要肥积极性也不是很高。

  安徽市场由于旺季较滞后,所以目前各经销点基本是门前冷清。据阜阳丰林农资公司的销售人员说,目前当地国产复合肥已经落到1700元/吨左右,但是一些经销商怕再落价,因此备肥较晚,也不敢多备肥,只是试着备些。

  以静制动需警惕人为“拐点”

  对于化肥价格的涨落,成本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过多的观望将贻误时机。俗话说“节气不等人”,对于黄淮地区9月份即将到来的施用期,备肥已是迫在眉睫,无论是经销商的备肥还是农民施用期内用肥的购买都到了关键时刻。虽然在小旺季时期只是小量用肥,各地本省化肥基本能够自足,调肥周期较短,不至引起“肥荒”,但过多的观望和等待只会延误和错过备肥、用肥。此外,由于人为因素使备肥和用肥相对集中,易造成一时化肥供应紧张,在局部地区有可能形成化肥价格人为“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