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我国有望成为世界的“花果菜篮子”
来源:种子网           2006年09月15日   阅读:

近年来,甘肃省民勤县大力发展沙产业,用年平均产量10余万吨的瓜果等经济作物代替高耗水的粮食作物,给当地老   百姓增加了收入。图为一名游客在民勤县葡萄种植中心采摘葡萄。新华社记者 嘎玛 摄   在未来10年内,我国不但可以保持世界蔬菜、水果、花卉第一生产国的地位,而且也会成为蔬菜、水果、花卉第一出口大国,并最终将成为世界的“菜、果、花篮子”。   这是记者从日前在宁夏银川市召开的“中国西部特色农业(宁夏)展示洽谈会”上获得的消息。园艺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种植业中的第一大产业,总产量超过七亿吨,产值近7000亿元。然而,我国园艺产品出口形势却并不乐观。与会有关专家认为,我国园艺产业大而不强,要成为世界的菜篮子,需强力开拓国际市场,突破目前走出去的种种障碍。   我国果蔬花卉产量世界第一   我国的蔬菜、果品、花卉生产量均为世界第一,即使按人均量计算,我国蔬菜人均年占有量已数倍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果品加工量偏少,鲜果人均年占有量也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在世界果蔬需求急剧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的果蔬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1%到2%。   进入21世纪,我国园艺产品出口出现快速增长势头。2004年种植面积为976.9万公顷,年产量8394.1万吨(产值1500亿元),但我国水果的出口量不足总产量的2%。2001年,我国蔬菜产业率先跨入世界第一出口大国行列,当年蔬菜出口量达511万吨,到2004年达到602万吨。2004年蔬菜种植面积达1970.7万公顷,总产量达6.2亿吨。尽管世界粮农组织统计的数据只有4.2亿吨,但我国的蔬菜总产量还是占据了世界半壁江山(48.9%)。近年来,世界蔬菜市场的需求与其它园艺产品一样处于快速上升态势,我国蔬菜出口也保持着世界第一,但与总产量相比差距甚大。   园艺生产大国遭遇出口障碍   尽管我国的蔬菜、果品、花卉生产量均为世界第一,但由于节水技术落后、过多使用化肥、标准化生产滞后等因素,我国园艺产品出口一直在低水平徘徊。专家们分析,园艺生产大国要想成为园艺出口强国,有四大门槛亟待跨越。   首先,“一窝蜂”种植是我国难以成为园艺出口强国的重要原因之一。近五年,我国苹果砍伐面积约100万公顷,砍掉的多是非优势区。达标的好果价高不够卖,一般的差果多而卖不出去是果业生产的普遍现象,其中忽视优势区选择是重要原因。所以,要有市场竞争力就必须重视区域化,推动“适种适地”,使果蔬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   其次,长期以来,我国果蔬生产多以农户为单位进行,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行业发展也被错误地局限在“丰产优质”、“高产优质”上。我国园艺产品要大量走出国门必须走标准化栽培之路,转变观念,以市场指导生产,从正向思维转为逆向思维,即市场→贮藏、包装与加工→产前品种与栽培。在了解国际市场的基础上,实现质量标准与国际市场接轨。   第三,国际“绿色壁垒”成为我国园艺产品出口的“拦路虎”。由于不注重天然、绿色,我国农产品在国外“绿色壁垒”前频频受挫。如,每公顷农田化肥使用量我国为323千克,美国103.7千克,印度78.7千克,世界平均95.7千克。因此,降低农药化肥使用率,农业生产“绿色化”,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四,我国园艺产品发展潜力最大的西北地区或者北方地区,也是我国缺水尤为严重的地区。我国节水农业仍停留在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喷、滴灌等灌溉性节水阶段,对于通过利用和开发生物体自身的生理和基因潜能,在同等供水条件下能够获得更多产出的生物性节水,则很少涉及。这使得我国农产品成本大大提高。   园艺产品出口前景广阔   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会长、研究员修德仁认为,尽管我国园艺产业大而不强,但出口前景依然十分广阔。首先,园艺作物种植可以“上山下滩”,不与粮棉油等争夺有限的耕地资源。我国拥有可开发“上山下滩”土地3.3亿公顷,可挖掘潜力很大。   其次,设施蔬菜、花卉、果树可以充分利用光、热、土、水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在打造出口园艺方面,我国西北具有自然资源的最大优势——阳光充沛,以高出东部很多、甚至成倍的“阳光”来增加土地产出比。可以像以色列“出卖地中海阳光”那样,“出卖”西北阳光。与新疆同样处于沙滩与干旱缺水的以色列,以相当于甘肃1/20的面积和不足20万人的农业劳力,创造了以园艺产品为主的12亿美元的农产品出口。我国西北也可在以园艺产品为主的阳光沙产业中有所作为。   另外,园艺产品加工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园艺产品出口,逐渐跃升为出口大国,就是打的劳力资源这张牌。发达国家是安全优质果菜的主要进口国,但由于劳力成本过高,多数发达国家的园艺产品生产在走下坡路,这就给我国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本报记者 曹健 姜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