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技术专栏 >> 内容阅读
江西渝水田野盛开“节约花”
来源:种子网           2005年09月05日   阅读:


 

 

日期:2005-09-02 来源:江西农业信息网 作者: 

--------------------------------------------------------------------------------

  变废为“宝”兴沼气

  渝水区良山镇白沙村委上界头村小组共有41户农户,建有沼气池46个,不但家家户户有沼气池,而且有5户建了2个沼气池。村民建了沼气池之后,用猪牛粪便做沼气原料,沼气可以用来做饭、照明,再也不需要翻山越岭到十几里路外去砍柴木,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生活质量,农村经济也依托沼气得到了快速发展。全村养猪50头以上的有12户,仅养猪一项可为全村农民增收19.62万元,人均增收1410元。村里的30亩水面也全部被开发,今年还新增果园面积130余亩。

  渝水区是全国沼气生态农业示范县(区)。近年来,该区将沼气项目建设纳入全区重点项目,拨出专项资金,给每个建沼气户直接补贴建设资金300元,大大激发了农户的建池热情。近3年来,全区每年发展沼气池都在500个以上,仅今年上半年完成了600多个沼气池的建设。目前,全区沼气池总量已达3800多座,每年可节约薪柴5300吨,使1.1万亩林木不受砍伐。

  有了“处方”少施肥

  “真没想到,按照专家开出的‘处方’施肥,化肥少用了,开支减少了,粮食产量反而提高了……”近日,渝水区罗坊镇水东村村民刘根芽高兴地对笔者说。

  为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渝水区积极推广测土施肥技术,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同时全面推广平衡施肥技术。目前,全区已向农民赠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资料5000余份,组织了70多名技术人员进行巡回指导,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80000份,建立重点示范片4个,辐射面积14.5万亩。据统计,全区仅测土配方施肥春季行动就为广大农民节本增效255万元。

  科学灌溉乐农家

  以前,一到盛夏用水高峰时节,处于水源下游的渝水区水北镇北港村村民们就要全体出动和外村争水,每年为争水而引发多起纠纷。“如今不同了,镇里派出干部下乡,协调用水时间,指导科学用水。今年村里的几百亩水稻全部得到了及时浇灌,水没有浪费一滴,农作物长势良好。”村里65岁的张发旺老人谈起科学用水禁不住喜笑颜开。

  为确保科学合理节约用水,渝水区一级抓一级,对各类水库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并强化了各项管水、用水措施。根据水库容量大小确定开闸放水权限,实行“一把锄头放水”;根据灌溉面积确定放水时间,实行轮灌;根据水库蓄水情况和用水量核定放水流量。与此同时,该区还全面推广了“先用活水,后用死水;先灌流灌,后灌提灌;先灌高产田,后灌低产田;先灌下游,后灌上游;先灌经济作物,后灌其他作物”的科学用水模式。由于管水用水有办法,进入7月以来,在持续高温晴响天气的考验下,全区农田得到及时灌溉,二晚、棉花长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