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县域经济 >> 内容阅读
力扶三大产业 安塞打造农业强县
来源:种子网           2005年09月05日   阅读:

   “安塞崛起”系列报道(三)本报记者 汪俊启 实 习 生 姚晶晶 通讯员 刘旭东

  近几年来,安塞县依托资源环境优势,积极实施“产业富民”发展战略,以棚栽业、林果业、草畜业为重点的农业三大特色产业目前已初具规模,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该县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棚栽业是安塞三大农业特色产业中最大的一项产业。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安塞县于1992年率先从山东引进大棚方式生产蔬菜,之后逐年扩大规模。目前,安塞的大棚蔬菜已由1992年起步时的21棚发展到2.26万棚,其中大棚16000棚,弓棚6600棚,去年蔬菜总产值1.4亿元,最高棚收入达到2.8万元,棚均收入达5500元,农民人均蔬菜收入1100元。种植区域地由当初的2个乡镇2个村辐射到全县12个乡镇160多个村,建成了沿河湾、真武洞、建华、楼坪、高桥等8个蔬菜专业乡(镇)和50多个百棚村,蔬菜品种达到100多个。

  同时,随着大城市对蔬菜市场准入条件的提高,安塞县也积极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今年安塞共投资15万元建立生物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现已在安塞县楼坪乡建成了800棚600亩的无公害示范基地。据了解,该县已形成了盛产期日产蔬菜25万公斤的产能,产品远销西安、宁夏、山西、甘肃等8省和20多个大中城市。棚栽业走上了以销带产、以产促销的市场化运作新路子。

  据悉,安塞县政府于去年出台了《安塞扶持发展棚栽业的优惠政策规定》,具体的优惠措施包括:每建一个新棚,市上补助500元,县上安排6000元扶持贷款;每棚补助1000元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费用;新建一个大弓棚每米安排50元扶持贷款等。截至目前,全县已落实新建大棚4377棚,建成弓棚1538棚。总之,安塞政府紧紧围绕3万棚绿色蔬菜基地建设任务,力争实现农民人均棚栽业年收入达到1350元的目标,使棚栽业真正成为安塞的朝阳产业。

  林果业是安塞县开发比较早的一项产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一些重点村户已初具规模,并且有了可观的收益。据专家考证,安塞属世界苹果优生区域。所以,林果业要以苹果为主,选择向阳山地,引进新优品种,扩大种植面积。要加快旧园嫁接改良,普及“大改型、强拉枝、巧施肥、增套袋、无公害”五大技术,开展示范园创建和丰产优果工程,提高产量和商品率。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梨、枣、葡萄等优质杂果和反季节大棚水果,进一步优化果业结构。今年将完成大改型3000亩,高接改良3000亩,强拉枝5万亩,推广果实套袋3000万只,建成2个万亩苹果专业乡10个千亩苹果专业村,创建2个市级示范园,20个县级示范园。

  草畜业是安塞县的一项传统产业。发展草畜业是当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和实施退耕还林(草)的有效途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安塞按照“种草先行,以草为业,以牧富民”的发展思路,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大投入,以把这项产业做大做强:一是抓住退耕还林(草)机遇,集中力量大规模种草。大力引进优质草种,实行科学种草,精心耕作,科学管理,全面提高种草质量和产量。二是走以养羊为主,多元化发展的路子。把白绒山羊作为全县养蓄的骨干品种,重点扶持,加快发展。同时,实行牛、猪、鸡和特种养殖多元化开发。三是建立龙头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扶持发展种草养蓄专业村、专业户、继续培育大规模、高效益的示范典型,走企业连农户、大户带小户的路子,大力发展养殖订单农业。四是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疫病检测防预体系,搞好防治工作。今年安塞县政府的规划是使“绒山羊”的数量突破16万只,人工种草达到50多万亩。

  在近10年的发展过程中,安塞按照“突出特色、调整结构、扩大规模,强化科技,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工作思路和“大棚与中小拱棚同步发展、蔬菜与养殖同步发展、川道与山区同步发展”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经营方针,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安塞的三大特色农业正不断壮大。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