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际动态 >> 内容阅读
芬兰政府四大招寻找农业新出路
来源:种子网           2006年02月19日   阅读:

来源:广州日报   据新华社电   芬兰地处北欧,四分之一的国土在北极圈内。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不利因素,芬兰农业生产一直是高投入低产出,而且是以家庭农场形式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   1995年芬兰加入欧盟后,芬兰的农产品在欧盟内部大市场及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导致每年数以千计的农场特别是小农场难以维持生计而破产。与此同时,芬兰的农业收入以及农民的个人收入明显下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芬兰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不断为农业的生存与发展寻找新的出路。   首先,向农村地区进行政策倾斜。芬兰政府在加入欧盟时就为本国农业争取到各种优惠政策。芬兰政府每年还以补贴、贷款或两者相结合的形式,向农场和农村企业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   其次,鼓励农村发展多种经营。芬兰政府大力支持发展农村企业,鼓励个体农场从事多种经营活动。目前,芬兰全国三分之一的农场,特别是大型农场,除了种植粮食作物和饲养家畜外,都在从事多种经营活动,如林业、运输、手工业及家庭小作坊、乡村旅游和提供休闲度假服务等。   第三,改变农业结构现状,鼓励家庭农场加强联合。   第四,鼓励农民扩大生态食品生产。目前,芬兰全国共有近4800个生态农场,生态食品种植面积达到近17万公顷,占芬兰全国可耕地面积的7.6%以上。预计到2007年,芬兰全国种植生态食品的面积将占全国可耕地面积的13.4%。   目前,芬兰在农业方面采取的多种政策已初显端倪。   有关方面去年5月对芬兰农业发展前景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芬兰农村发展最快并最具发展前景的项目是乡村旅游、木材加工、能源生产、产品直销和农业机械出租。(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