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技术专栏 >> 内容阅读
先进科技创造美好明天
来源:种子网           2006年02月11日   阅读:

作者:王玉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我们勾画出了未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美丽画卷。但要让这美丽画卷变成现实,却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因为美好的生活是建立在经济的发展繁荣之上的。而发展农村经济,则需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   先进科技在农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所认识。同样一块地,为什么示范户种出来的产量就高许多?那是因为示范户种的是新品种,在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采用的是新技术。许多农民从示范户那里亲眼看到科技的威力,也更希望能把这些技术应用在自己的生产中去。春节期间,天津开展了一次送科技下乡的活动。从电视画面上看到,许多农民冒着大雪去听课,去找专家技术人员咨询技术问题,这场面,令人感动。   农民冒雪学技术,一方面反映了农民对先进技术的渴求,同时也说明目前我们的农业技术推广还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民的生产方式一直是祖辈传承的。爷爷是这么种地的,爸爸也是这么种地的,到了自己这一代,也该是这么种地啊。这么一种思想观念在许多地方的农民头脑中,根深蒂固。即便有人告诉他一些新的技术和方式,也不敢贸然尝试。这种心理,也使许多新技术不能及时大面积地推广和应用。   近年来,农业部在全国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可以说是为农业技术的推广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路子。尤其是在全国培育了10万农业科技示范户,成为应用农业科技的领头人。   他们在农技员的指导下,在种植、养殖等方面,率先使用新技术、新品种,也率先品尝到先进技术带来的丰硕果实。“村看村,户看户,种地就看示范户。”示范户的实际行动,在许多地方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面对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政府更是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地满足农民对先进技术的需要。在2月10日公布的农业部今年要为农民办的15件实事中,就有相当部分是有关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方面的,这包括为1亿农民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培育20万农业科技示范户、30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培养10万名农村实用人才、建立50个水稻栽植和收获机械化示范县、推进农业报刊和科技读物进村等等,足见国家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的重视,也更显示了先进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技创造美好生活”,相信不远的将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这样美好的理想会在中国农村的各个角落变成现实。 稿件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