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新华网甘肃频道 作者:齐怀亮
合水县立足资源优势,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大户带动等措施,大力发展苹果、瓜菜、草畜等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5.33亿元,同比增长14.3%;农民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1655元,净增117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合水县山多地少,地形地貌复杂,自然条件多样,是许多农产品的适生区和优生区。畜牧业是合水县的传统产业。针对该县牧草资源丰富的实际,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努力打造陇东草畜强县和乳品大县,该县实行县、乡、村 “三长”负责制,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从政策、用地、资金等各个方面支持农民大养奶牛。仅去年就种草2.14万亩,新增黄牛3400头,全县黄牛饲养量达4.73万头,奶牛存栏达到4120头。为了提高效益,扩大规模,县上采取乡村统一组织、联户共建、村组与龙头企业携手联建等形式,着力解决单家独户饲养向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集中,先后投资上千万元,兴建了梅家寨子、蒿嘴铺、王茂庄等13个畜牧养殖小区,入区户160户,养殖奶牛800多头,形成畜牧养殖业区域规模化。苹果是合水群众致富的又一骨干产业。近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把苹果生产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把苹果面积向适生区转移,向大乡、大村、大户集中,并组织百名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果农科学载植,先后推广了果园养兔、果园养羊、矮植密化等10多项先进实用技术。2005年,县上先后整和项目资金100万元扶持苹果产业发展,年内新栽苹果6万亩,是历年来最好的一年;去年,农民仅苹果一项的收入就达1个亿。同时,以两川(县川、固城川)为重点,种植蔬菜5.3万亩,板桥菜粮、菜经间作套种,老城水泥立柱式大棚,肖嘴加工型蔬菜定单种植为全县蔬菜生产创出了路子、树立了样板。依托支柱产业,全县新办陇原果品公司等龙头企业3户,发展定单农业9200份,规范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4个,全县被认定为无公害苹果、白黄瓜产地。以苹果、黄花、草畜、蔬菜为主体的特色产业基地已见雏形,成为农民多路增收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