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马鞍山日报
本报记者 张顺林 通讯员 潘声伟
专家当好农民的参谋
早春时分,春耕备耕。昨天一大早,雨山区向山镇陶村农民黄桂就从20多公里外的乡下赶到市种子公司门市部,购买杂交稻种子。这位村妇对记者说,去年过年把种子的事给忘了,结果没买到好种子。在门市部里,看着陈列整齐的各种种子,她眼睛都花了。正当她一筹莫展时,市种子公司经理施兆武热情地走了过来,这位种子农技专家仔细询问了黄桂家农田是低水田还是高岗田、是在山洼里还是在田冲里等一些具体情况后,向她推荐了最适宜种植的D优363种子。在市种子公司种子专家的精心指导下,黄桂满意地离开了销售点,心里还不停地回味:真没想到,这里买种子还有参谋。
选好良种为农家
元宵节未到,年味还浓,可作为全市农民种子供给主渠道的种子公司早就忙开了,他们是决定今年农业收成的重要一环,因此,种子备耕实际上就是为丰收打下基础。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从大年初四开始,市种子部门全体人员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分别奔赴合肥、扬州、浙江和上海等地,进行市场调查,寻找种子货源,先后带回近40个水稻品种,及时组织专家进行发芽试验,经过专家鉴定和筛选后,确定了抗热性好和结实率高的Q优2号和5号、南京农业大学研发的米质好和不倒秆的K优818、成都市推广的产量高的早熟品种D优363以及目前市场上普遍看好的具有米粒软香、抗虫性好的迟熟品种丰优香黏等为引进对象,并筹集100多万元专项资金,首批购进5个品种计3万多公斤,尚有万余公斤正在运输途中。
把种子送到农户手中
为了让农民少跑路,在家门口就能买到种子,今年市种子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为农民提供了更加到位的优质服务。他们将种子销售点逐渐向乡村延伸。据了解,他们已在郊县农村乡镇设立直销点56个,覆盖了全市所有乡镇。同时,建立了每个农户的购种档案,实行跟踪服务,尤其是邀请农技专家与种植大户结对子。在每个销售点,他们还组织农技人员走进店堂,一边给农民讲解科技种田知识,一边帮助指导农民选购种子。花山区霍里镇黄里村农民杨素芬家里男劳力都出去打工了,往年都是丈夫买好种子放在家里,今年由于走得匆忙,购种的事自然落到了她的头上。其实她也算不上种田内行,平时只不过给丈夫当个下手。可家里主要劳力一走,她就傻眼了。正当她不知如何是好时,市种子部门派来的农技人员已把种子送到她家里来了,她惊喜地问道:“你们是怎么知道我家需要什么种子的?”“喏,我们手里有你家的档案呀!”农技人员的回答使她感激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