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技术专栏 >> 内容阅读
农技人员节后俏
来源:种子网           2006年02月09日   阅读:

来源: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罗成友   “陈技术员,你今天一定要到我们村里去,大家都等着你去教‘营养土’的制作方法。”7日早上8时许,沙坪坝区陈家桥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农业技术人员陈光元刚走进办公室,就被双佛村的农民拉着往村里去。   双佛村的农民今年要搞机械化插秧,由于是用机械插秧,因而育秧的方法、秧地都与以往不同。   陈光元赶到该村时,就手把手地教农民如何制作营养土,并一块田一块田地为农民选择育秧地。   “这下我们放心了。”双佛村三社的蒋维钦在学会了营养土的制作方法后,松了一口气:“现在种田要讲科学,如果不把新技术学到手,种地就会变样,秋后收成也会减少一大截。”   “现在我们这些农技人员又俏起来了!”助理农艺师罗本学这几天也是忙得不可开交。他说,陈家桥镇农业服务中心只有7名农技人员,节后一上班,到中心来请技术人员去指导养鱼、管理果树的农民就持续不断,还真有点跑不过来了。   正月初七已立春,按农村的说法,今年春天来得早,农民备耕也比往年急。陈光元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春节假期还未完,中峰寺村十四社的农民就找到他家,请他去维修一个石河堰壁上的孔。见农民急着上门求技术,他立即与农业技中心的技术人员一起,到现场指导。   春来早,科技俏。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渴求,让沙坪坝区农水局的技术人员们也在办公室里坐不住了。日前,记者在该区曾家镇的田坎上碰见区农机水电站的陈站长带着3名技术人员,在指导农民作机械化插秧的备耕。她说:“从大年初八上班开始,局里的农技人员就深入田间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