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技术专栏 >> 内容阅读
建设新农村,咱农民是主体
来源:种子网           2006年02月09日   阅读:

桂龙新闻网-玉林日报   “新定村里怪事多,条条道路窝成窝。骑车好比骑大马,走路像跳迪斯科。”这首打油诗中描述的玉州区新定村路难行境况,不久将成为历史。因为该村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热火朝天地整村道、修水利成为了去冬今春特殊的风景。该村新上任的村支书兼主任莫付昇说:“我们村党支部准备利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大好时机,激发党员群众的热情,大搞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用三五年时间,改变落后的村容村貌。”和新定村一样,自去年12月启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玉州区91个行政村借着先进性教育活动东风,开展了一 系列的“兴农新村”主题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修桥补路 兴修水利   一场农村基础设施大会战正在打响   眼下该区各行政村热热闹闹地修桥补路、兴修水利、改善人畜饮水工程,拉开了该区农村基础设施大会战的序幕。   该区仁东镇投入90多万元,加快农村通达工程建设步伐,硬化4条共10.2公里村级路,其中大路村修路干劲更是高,凡涉及到路道扩张而需要拆迁的房屋,党员的或党员亲属的首先拆,群众也毫无怨言地跟着上,主动拆迁、踊跃捐资、免费投工,短短几天时间就筹到了11万元,修建仁东圩市场至李屋村片路的路基。大塘镇苏烟村至大塘的出圩路段是大双、苏烟、三和3个行政村1万多村民出圩赶集必经之路,多年失修、凹凸不平,十分难行,经常有因路面不平整而导致车倒人翻的事故发生。关善贵支书和党员们急群众之所急,带头筹得资金2000多元,并和群众一起免费投工投劳,仅用了一天,就把多年来的烂泥路修平铺整了。   去年12月初,该区城北高山村投资30万元的人畜饮水二期完成,解决了该村的饮水问题,村民们喜笑颜开。注重饮水工程的同时,兴修水利工程也在进行中,该区陆续投入水利资金已达347.7万元,各镇(街道)党员干部也纷纷组成“党员志愿服务队”投劳力出义工,共1.2万人次参与水利建设大行动。   送技送学 田间培训   一个农民大培训行动正在实施   去年12月23日上午,城北镇排榜村委一片喜气洋洋,几十名农民党员早早就来到村委的党员活动室,等候农技部门的技术人员来培训“三免”(水稻、玉米、马铃薯免耕技术)。为提高农民的致富能力,该区积极实施“农民大培训”战略行动:有关涉农部门如科技局、农业局等均从各自职能出发,根据农民要求和本地产业发展的实际,确定培训重点,制定了《促农民增收农民大培训实施方案》,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会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农民掌握科学种养加技术;大力加强对经纪人队伍和营销大户的培训,使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区政府把农民党员培训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2006年该区将按农村党员人均20元落实到村级党组织,下拨30万元用于村干部培训;拨款12万元给各村购置电脑,安装电子培训信息网络;投入360万元用于改建区委党校,把一般的干部培训拓展到农村党员培训,由理论培训延伸到农业技术培训。该区还将组织各镇(街道)科技与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为每户农户培养一个技术和经营明白人,从而整体提高该区农村各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   引资办厂 兴建市场   一场农村产业化革命正在进行   如今,招商引资已不再是城里的特色,各村党支部也正着力让村民们转变观念,积极引资办厂、兴建市场,以实现在家门口进厂上班领工资,拓宽农民的致富门路,促进农民增收。   该区茂林镇茂林村党支部书记丘明,抓住玉州区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机遇,带领村干部三番五次召开有关村民会议,大力推进了招商引资工作,人称“招商支书”。目前,落户该村、用工人数超过百人的工业企业就有9家,村里到企业务工和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的村民超过了800人,占该村劳动力三分之一,走出了一条就地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工促农、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子,许多原来外出广东打工的村民纷纷返乡进厂上班。   来源:玉林日报   责编:李晓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