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天山网
天山网讯(记者张立学报道) “英吉沙县把大力发展杏子产业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切入点,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小杏做成大产业,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近日,英吉沙县副县长石德胜在自治区扶贫办主任工作会议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介绍,2005年该县“色买提”杏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实现了农牧民人均41棵杏树的目标,已挂果面积13万亩,年鲜杏产量13万吨,实现杏子产值1.3亿元,在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中杏子收入达到358元,占农牧民年纯收入的25.64%。
英吉沙县有悠久的杏子栽培历史,“色买提”杏以其个大、肉厚、纤维少、含糖量高等特点得到专家们的好评,被誉为“新疆第一杏”、“中国色买提杏之乡”。
自2001年起,英吉沙县把大力扶持发展杏子产业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切入点,制定出台了相关政策,并对147个扶贫重点村杏子产业化扶贫工作做出具体规划,制定了农民人均1.5亩杏园、41棵杏树的发展目标。5年来,该县通过以工代赈、财政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民自筹等多种渠道,共筹集投入林果业发展资金1949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杏树的积极性。全县30万亩耕地中,杏树粮食间作面积达到26万亩,建园式杏园面积达到4万亩。目前,全县已挂果杏园面积达到13万亩,年产鲜杏13万吨。全县共为567户在册特困户种植杏树4195亩,人均1.6亩;为2.3万户低收入贫困户种植杏树17.55万亩,人均达到1.5亩。为解决农民卖杏难问题,这个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进杏子加工龙头企业。目前,已落户该县的加工龙头企业有3家。
稿源:《新疆日报》 (责任编辑:朱凯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