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长假虽然结束,但是节日气氛依然浓厚,国内玉米市场购销活动尚未恢复,玉米价格大部分地区维持节前水平。究其原因:一方面农历正月十五未过,大多数农户仍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之中,售粮活动暂时停止;另一方面用粮企业节前备货充足,节后以消耗库存为主,仍未展开收购,即使少数深加工企业及贸易商开始采购也是有价无市,具体表现为:
节日气氛浓厚,购销清淡,产区玉米市场价格维持节前水平。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仍处于欢度春节的浓厚气氛之中,同时按照东北农民的卖粮习惯,正月十五之前,市场粮食流通数量将十分稀少,特别是东北产区农户节前惜售心理严重,节后玉米销售将更为迟缓。加之不少用粮企业仍在放假,东北地区粮库、深加工企业和贸易商大都暂停玉米收购,仅少数深加工企业和部分南方客商维持少量收购,且玉米价格均维持节前水平。据了解,目前吉林长春玉米收购价每吨(下同)980元-1000元,水分含量23%-24%;黑龙江哈尔滨收购价890元,水分26%-27%;辽宁沈阳收购价1020元,水分25%,价格均较稳定。由于2月下旬吉林省将举办规模较大的老粮拍卖,东北产区的收购主体均期待当地玉米价格会因此而下降,不过节前期货市场的一轮大涨又让很多收购商的信心开始动摇。后期产区玉米市场局面变化将取决于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及农民售粮情况。
华北黄淮地区降雪天气影响玉米外运,市场有价无市。目前华北黄淮主产区玉米市场购销活动仍显清淡,玉米价格明显偏低,且降雪天气较多,使得玉米外运难度加大,尤其是河北玉米不但价格偏低,而且质量较好,深受南方饲料企业青睐,但是目前该地区车皮发运困难,而南方销区用粮企业节前备货充足,节后仍未开始批量采购。加上目前国内养殖业恢复相当缓慢,大部地区饲料销售较为平稳,局部地区销量有所下降,这样,节后华北黄淮地区的玉米价格涨势有所趋缓,大部地区交易清淡,有价无市。
港口玉米走货量较少,玉米价格保持坚挺。近日大连港二等玉米平仓价每吨(下同)在1250元,锦州港二等玉米平仓价在1240-1250元,均较年前上涨10-20元。目前各方面均处于节日休息中,港口玉米走货量较少。预计正月十五以前玉米收购情况依然平淡。预计北方港口玉米价格暂无回调可能,但上涨空间短期内仍十分有限;近日广东港口玉米到货数量稀少,港内有库存近10万吨,成交价格在1350-1360元,日成交量不大;蛇口港二等玉米成交价在1350元,较节前上涨10元。据了解,由于气候原因,当地饲料行业认为禽流感的高发期尚未过去,所以不敢贸然大批量投入生产,预计节后玉米采购数量也不能达到正常水平,饲料需求量明显减少。预计近期广东港口玉米价格以稳为主。
期货价格上涨对节后现货玉米价格有所支撑。春节期间,CBOT玉米市场正常运行。1月30日-2月3日当周CBOT玉米期货终于结束前期跌势大幅收高,受基金技术性买盘及小麦期货涨势推动。另外,良好的出口情况也助推了期市上涨。2月3日,CBOT玉米3月合约收报每蒲式耳2.25-1/4美元,1月20日CBOT玉米3月合约收报每蒲式耳2.05美元。同时大连玉米期货也大幅攀升。如:25日玉米0609合约收盘1426元/吨,上涨43元,突破了1400元/吨整数心理关口。不仅如此,26日大连期货玉米主力合约每吨继续攀升了10-11元,预计节后期价可能继续有所攀升。这将对节后玉米市场价格有所支撑。
后期国内玉米市场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注一:产区农户售粮情况。去年,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加上气候条件总体对玉米生长有利,我国玉米再获丰收,据有关部门预测,2005年我国玉米产量可达到1.345亿吨,比2004年增产420万吨,增幅达3.22%,超过了1998年历史最高水平。国内玉米产量大幅增长,春节前由于价格持续高涨,农民惜售心理严重,变现的玉米数量较少,大部分玉米仍滞留农民手中,节后农户忙于备春播生产活动,购至种子、化肥等农用物资,同时为避免玉米发生霉变等现象发生,正月十五之后出售玉米意愿将会强烈,届时市场供给压力仍会增强 。
关注二:养殖、饲料企业对玉米需求恢复增长情况。节日期间,香港地区接连出现新的禽流感疫情出现,这给南方市场敲响了警钟,同时目前养猪业除南方部分地区小幅盈利,北方及四川等地仍有亏损;而家禽养殖多数地区仍然小幅亏损,且畜禽补栏仍不积极。加上近期仍属季节性养殖淡季,这样国内饲料、养殖业玉米采购较为谨慎,观望心理依然存在,批量采购补库将相对有所滞后,并且由于饲料企业节前都增加了一些玉米采购备货,目前南方饲料企业玉米库存量大多能维持到2月底或3月上旬。因此短期来看,饲料企业批量采购玉米可能性较小,而是消耗库存玉米为主。
关注三:陈粮拍卖对市场的影响情况。根据《吉林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库存中保护价(含定购价)粮食处理意见》和省政府要求,为加快“老粮”处理步伐,经研究决定,由吉林粮食中心批发市场承办的吉林省2006年第一批“老粮”竞价交易会将于2月23日-24日举办,此次竞价交易会拟销售180万吨,其中:陈玉米124万吨,陈化玉米1万吨,陈化水稻54万吨。由于节前吉林玉米价格不但高于去年同期,也较关内主产区玉米价格相对明显偏高。如果这次陈粮拍卖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且拍卖玉米数量又比较庞大,可能会拉动东北玉米价格回落。然而,如果拍卖玉米价格偏高或与市场价格相当,则可能会引发东北玉米市场出现新一轮价格上涨行情。总之节后吉林“老粮”竞价交易会拍卖成交价格水平的高低,将很大程度影响后市走向。
关注四:出口形势对玉米市场的影响。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1-12月出口玉米864万吨,同比增长271.9%。不难看出出口对去年国内玉米市场的拉动作用是是显著的,但随着国内玉米价格的不断上涨,中美玉米价差进一步缩小,我国玉米出口竞争力明显减弱,而近日美国玉米出口表现十分抢眼,连续三周的玉米周度销售数量突破了百万吨大关,使得今年我国出口形势难以乐观,即使国家去年12月初发放了400万吨配额,并加以优惠的出口政策。但贸易商仍无利润,港口方面从1月中旬以来出口几乎陷于停滞,预计节后也不会有太大变化,短期内出口方面对玉米价格的刺激作用不强。另外有消息称,国内玉米出口3月份之后的签单目前基本暂停;而进口玉米价格相近,并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这一情况将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关注五:禽流感疫情控制情况。去年以来,我国共有14个省份、26个地市、3个县区发生33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今年1月27日,农业部宣布上述疫区已经全部解除封锁。但当前仍是北半球禽流感高发季节,亚洲仍是疫情高发地区;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污染面较大,南方水网地区带毒野鸟候鸟的威胁仍然存在,春季仍有零星散发的可能。
综上所述,受节日效应影响,目前国内玉米购销市场交易稀少,大多处于停滞状态,价格也相对稳定在节前价位。虽然元宵节以后,国内玉米购销市场将逐步恢复,但由于后期市场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其价格整体上涨仍然缺乏基本面支撑。因此预计近期国内玉米市场仍难出现大幅上涨行情,局部地区可能出现小幅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