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县域经济 >> 内容阅读
环保生态建设成绩卓著 胶南获国家环护模范称号
来源:种子网           2006年02月08日   阅读:

近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文件,授予胶南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这是胶南市继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山东省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后,在环保及生态建设方面又一次获得的殊荣。   为深入开展“创模”工作,近年来,胶南市从加强组织领导入手,建立并完善了科学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和考核督察机制,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市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政协监督、环保部门统一监管、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效工作态势。市里将“创模”和生态市建设投资列入各级财政预算,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以各种形式参与建设,逐年提高环保投资指数,增加资金预算额度,增强工业企业的综合治污能力,全市形成了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去年,全市环保投资指数达3.28%。市委、市政府与各镇、各部门每年签订环保目标责任书,将“创模”和生态市建设各项指标纳入到市、镇两级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和重大事项督查范围。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生态环境建设投入机制,胶南市的环境污染防治能力显著增强,城市功能日趋完善。近年来,胶南投资1.5亿元,按BOT模式建设了日处理能力6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投资9000万元建设了市级垃圾处理场,投资600万元建设了两处垃圾转运站,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去年以来,胶南市城市绿化建设投入达41.6%,人均绿化地14.7平方米,一跃跨入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行列。   为加大“创模”力度,胶南市坚持疏、堵、治,多措并举,着力从源头上防止污染,在全市项目引进审批过程中,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审批制度,实行“一票否决”权,2004年以来,共拒批污染严重项目37个,三同时合格执行率为100%,关停污染企业6家,对26家企业实施了污染源治理,全市工业企业治污设施运行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和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三项指标均达100%,全市烟控区和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71.18%。全市循环经济发展良好,先后在橡胶、化工、造纸、食品和机械等工业企业率先推行了清洁生产。目前,已有4家企业通过了青岛市清洁生产审核验收,8家单位通过了ISO14000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认证,在海王纸业和琅琊台酒业两家企业开展了循环经济工作试点。为有效避开“镇镇点火、村村冒烟”的工业化老路,胶南市大力实施了建设绿色工业园区和市内工业企业“退城入园”经营战略,在毗邻青岛前湾港的区域设立了临港工业区,在环保准入的前提下,将各镇兴办的工业项目集中入区经营,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与此同时,还在临港工业区内专设了青岛国际环保产业园,重点引进国际环保企业及最新的环保产品和技术。目前,已有5个投资总额达1.2亿美元的环保项目入驻园区。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