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5年时间、投入5000多万元研发费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一家企业,完全靠自主研发“攻下”了液压式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系统),成功地进入批量生产、批量配套的良性运营。2005年的“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颁给了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
亚太机电,是萧山区企业技术创新的“亮色”之一。在全国“百强县”中列第七位的萧山区,针对区内传统制造业占较大比重、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99.9%的实际,坚持以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成型。
“一流设备、二流工艺、三流产品”,“奔驰车拉黄沙车”,这是以往萧山区传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虽然前一时期工业产值高、增速快,但难掩产品层次低、创新能力弱的现实。萧山区委书记王金财说,去年以来萧山应对经济“爬坡”的考验、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的要求,迅速“换挡”———扭转以往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适时“加油”———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技术创新。从以设备引进为主推动量的扩张,到以技术创新为主要方式促进质的提升,既是萧山区产业引导、政策扶持的方向,也是不少企业“瞄准”的提升发展后劲的方向。
设在企业的各级技术中心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战场”。目前,萧山区已拥有2家国家级技术中心,省、市、区三级企业技术中心共107家,还有9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80%以上的区级重点骨干企业建起了技术中心或各种形式的技术研发机构。据萧山区对区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的统计,2005年上半年,新产品利润占企业利润总额的48.26%,新产品上缴税费占企业上缴税费总额的45.15%,均接近“半壁江山”。新产品对企业利润及上缴税费的贡献率,明显高于普通产品、传统产品。
能够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层次、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的行业共性技术、重大关键技术,是萧山区技术创新的主攻方向。除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建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外,萧山区还不拘一格探索行业联合技术攻关、科企合作等方式,实现技术创新。一批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人才、政策等方面的咨询、培训、评估服务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日趋活跃。(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