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人民网
安徽:农资农技促春耕
本报合肥2月2日电 记者刘杰报道:2月2日,安徽辉隆农资集团公司的服务热线电话分外热闹,购农资,问技术,要服务,一天就有几十个。安徽早动手、早部署春耕生产,保证农资供应,已储备各类化肥50多万吨,各类农药6000多吨,确保服务好“三农”,助农增收。
据悉,安徽今年春播作物面积2400万亩。各级供销社和农资部门,调进适宜全省不同区域种植的农作物良种,在春节前就发往全省75家配送中心和1000多家连锁店,保证农民及时购买到放心化肥、农药和良种。
为指导农民科学种田,科学施肥用药,省农委动员全省农技人员搞好苗情、病虫情监测,指导农民因苗制宜,分类管理,做好春季病、虫、害、草防治。农机、农技、供销社等全面推进“送货上门、送技术下乡”活动,450多个各类专业合作组织、890多个庄稼医院和3700多个村级服务站,更是发挥了服务“三农”的前沿阵地作用。
河南:百万职工守一线
本报郑州2月2日电 记者王明浩报道:连日来,中原油田百里油区马达飞转,刹把起落,机器轰鸣。8万余名石油工人放弃节日休息,坚守在物探、钻井、采油、集输一线。2月2日,油田生产管理处处长黄泽贵告诉记者,春节期间,采油一厂到采油六厂均正常作业,整个油田日均产原油8300多吨,天然气470万立方米,油气生产平稳运行。
据河南劳动部门统计,春节期间,河南各行各业坚守一线的职工有近百万人。公安、消防、公交、铁路、自来水、燃气等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都在加班加点工作,轻工、纺织、电气等行业则利用假期检修设备,为节后生产做好准备。
杭州:“空巢”老人不寂寞
本报杭州2月2日电 记者江南报道:每逢佳节,那些没有子女陪伴身边的“空巢”老人,往往最需要亲情温暖、亲人关心。今年春节,杭州许多青年志愿者走进独居老人家中,陪老人们过了个热热闹闹的节日。
浙江省目前有605万名60岁以上老人,其中近200万属“空巢”老人。春节前,共青团杭州市委、杭州市志愿者协会及当地一些新闻媒体共同发起“亲情相伴过新年”志愿关爱行动,让独居老人不再孤单、冷清。
杭州市有的社区还为“空巢”老人安装呼叫装置。在试点“居家养老”新模式的上城区湖滨街道,共为186户8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困难家庭低保老人等安装了“银发一按通”呼叫器。
甘肃:领导值班全天候
本报兰州2月2日电 记者曾华锋报道:春节期间,甘肃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深入一线,尤其是矿山井下、生产车间等进行安全检查,建立安全生产信息专报制度,坚持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
甘肃省政府办公厅要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建立节日期间信息沟通和事故响应联动机制,一旦发生事故或遇到紧急情况,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要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和处置,妥善处理事故善后工作;建立春节期间生产安全事故的预测和预警机制,制定有针对性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按照部署,全省各级公安和交通部门对道路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了全面排查,对车站、机场、商场、影剧院、歌舞厅、宾馆饭店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设施、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等进行了检查。在旅游方面,各旅游景区景点加强了对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监管力度,制定旅游高峰期的人员分流方案,确保了游客安全。
山东:地方戏剧闹新年
本报济南2月2日电 记者宋光茂报道:过节这几天,山东省陵县陵城镇任桥村天天锣鼓喧天。这不,今天又开场了,这边“跑旱船”,那边舞红绸,8支秧歌队还打上了“擂台”。在山东农村,地方戏剧成为春节文化活动的主角,把8万多个乡村“闹”得红红火火,平添了不少喜庆气氛。
吕剧是山东地方戏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发祥地滨州市博兴县闫坊镇,村村可见地方剧团演出的火爆场面。龙二村有20人组成的业余剧团,自编了20多个文艺节目。这个剧团的演出日程已被周围村庄订满,演出日期已排到正月开外。眼下,在滨州市这样的剧团有100多个,演员2万多人。
在革命老区沂蒙山农村,有300多个庄户剧团走村串街,免费为乡亲们演出。这几天,在当地风俗中是串亲戚、女儿回娘家的日子,沂水县沂水镇前宴家铺村庄户剧团的演员们格外忙碌,锣鼓钹镲、锦衣凤冠,一场诙谐有趣的吕剧《挑女婿》,让老年人入了迷,让年轻人笑得合不拢嘴。
《人民日报》 (2006年02月03日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