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宁波日报
新华网浙江频道2月2日电 宁波市海曙区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合作社经济实力得到快速增长。最新统计显示,该区16个股份经济合作社的集体资产要比改制时增加7.5亿多元,递增1.78倍;可用资金收入增加8422万元,增长了约2.4倍。与此同时,入股农民收入要比改制时平均高出32%以上,最高达20倍。
海曙区是宁波市最早实施农村股份制改革的试点单位之一。2004年底,该区农村股份制改革历经5年全面完成,改革涉及总人数16511人,其中纯农业社员10286人,可量化总资产为108353万元,人均持股额近10万元。
为确保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增长,海曙区自实行农村股份制改革以来,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有条件的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建立灵活多样的经营班子激励机制,可建立现金配股、效益薪酬、股权奖励制度。即将个人报酬与经营业绩捆绑,以合作社当年的净收入作为衡量标准。同时,按现代股份公司形式,在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组织结构中引入竞争上岗制度。目前,联丰、震丰、粮丰股份经济合作社都已经开始实施经营班子激励机制。
海曙区还于去年年初推出重大项目快速决策机制,鼓励有条件的股份经济合作社由股民代表大会授权设立“重大项目决策委员会”。委员会根据股东代表大会授权,负责董事会提交200万元以上至占合作社总净资产40%以内重大投资、合作、经营项目的先行决策。如遇该程序启动恰逢股东代表大会召开,则该项目直接提交股东代表大会讨论。200万元以下项目,一般由董事会直接负责决策,并向股东代表大会通报。(记者 王量迪 海曙记者站 胡宁军 许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