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报业网
“刚刚过去的‘十五 ,丰县成功地实现了从农业向工业的转型。”在谈到“十五”时,丰县县委书记赵保华说了这么一句开场白。
“丰县是黄泛区,历史上,黄河泛滥给丰县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使这块曾经很富庶的地方变得很贫困,民谚这样说丰县:无风三尺沙,只长茅草不长苗。但是,丰县人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在过去的岁月中治沙、治黄,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改变了生产条件,积累了资源优势。‘十五’期间,丰县建成了50万亩果树基地,年产果品50万吨,‘大沙河’成为著名品牌,并诞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果汁生产企业。建成了65万亩特色蔬菜基地,尤其是牛蒡,成为丰县特色蔬菜的‘名片’。‘十五’期间,丰县的畜牧业发展神速,现在已形成170万头山羊养殖基地,拥有年加工100万张山羊皮的工厂;羊肉小包装也很有名,肠衣厂的产品全部出口日本。丰县也是全国著名的奶牛养殖基地,‘十五’期间形成日产奶制品120吨的能力,其中发酵乳是国家级品牌。丰县的木业,在全国的影响很大,生产的木线条占领了全国百分之五六十的市场,用桐木制作的画框大量出口国际市场……总之,‘十五’期间,丰县的主要发展目标都圆满完成,最显著的特点是走出了一条致富农民的宽广之路———一到过年过节,在外面经营木业、果品的农民回家来,县城里挤满了轿车,看了那情景,就会明白丰县农民已经闯出一条市场之路!”
有了这么好的基础,“十一五”期间,丰县的发展目标是怎样的呢?
赵保华说,丰县的目标是把资源优势变成发展优势,向工业化、城市化大步迈进,尤其是要打造江苏新兴能源和盐化工基地———
丰县经济欠发达,一个重要原因是交通不便,人称“江苏的西伯利亚”。但“十一五”期间,徐州至山东济南的高速公路就要兴建,这一高速经过丰县,丰县从此就结束县内不通高速的历史。再者,国家有关部门已批准徐(州)沛(县)铁路延长到丰县,丰县“腹中无铁”的历史也将结束。丰县靠近微山湖,原来有一条丰沛运河,但很狭窄,只能通180吨的船,“十一五”期间,这一运河将被疏浚、拓宽到能够通过500吨以上船只的水平。这三大交通工程对于丰县来说是历史性的跨越,将使丰县成为苏鲁边界的交通枢纽,为丰县提速发展工业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
丰县有煤,但一直因为交通不便而没有开采。但从2006年开始,年产45万吨的煤矿就要开工建设,丰县人想煤盼煤的愿望就要变成事实,丰县变成省内新兴能源基地也将成为现实。
过去,由于丰县工业欠发达,用电量很小,自己没有大型变电站,用电都是沛县转供的,2006年,将投资1.6亿元建设220万千伏的变电站和4座中型变电站,这将为丰县发展工业提供强大保证。
丰县的岩盐储藏量十分丰富,“十一五”期间,丰县将通过技术改造和合作的方式,着力抓好年产30万吨真空制盐生产线建设;并与大连化工集团紧密合作,充分发展盐化工,形成年产300万吨的硅钾肥的能力,成为中国硅钾肥生产规模第一。这样,丰县就能够成为省内重要的盐化工生产基地。
继续做强工业化载体———省级丰县工业开发区。现在,已有10多个项目进区。下一步,丰县将在区内努力打造木业、畜牧业、轻工纺织、机械制造、能源化工等六大主体产业,深度开发果蔬、畜牧延伸产品,做粗做长产业链;并引进果汁饮料、果胶、果奶等深加工项目,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目前,丰县的城市建设已拉开框架,“十一五”期间,丰县将全面启动新区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争取县城规模翻一番,达到30万人的规模;中心镇达到5万人的规模,一般镇达到2到3万人的规模,城市化率达到40%。
“我们提出,丰县经济欠发达,但是干部群众的精神不能欠发达。”赵保华说,“‘十一五’是丰县发展至关紧要的时期,我们现在的思路就是踏实地按照规划,完成目标,缩小与发达地区的距离。”
(来源:/作者:胡清涟 李先昭 朱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