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县域经济 >> 内容阅读
永平县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来源:种子网           2006年01月27日   阅读:

大理日报   本报讯(记者 杨艳玲 通讯员 刘国栋) “2005年我种植核桃收入4万元,养牛收入5000多元,种植烤烟收入2000多元,全年收入近5万元,比去年收入增长了1万多元。村里比我收入高的还有很多,随着我们村‘三村’建设项目的开展,村民整体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永平县龙门乡大龙午村的村民高兴地对记者说。据了解,2005年,永平县完成生产总值91550万元,比2004年增8%,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   把加强基础建设作为加快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去年,全县共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00万元,比2004年增30.4%。共治理灌溉面积16.66万平方公里,新建小水窖2272个,完成龙街桂新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杉阳普棚大沟等一批三面光大沟建设,以及12.95万亩的基本烟田地规划;永昌县际油路建设进展顺利,完成了一批县乡公路路基改造及弹石路面建设,全县公路里程达1841公里;装机8000千瓦的大湾塘二级电站正在建设,启动了装机3000千瓦的银江河下河电站建设工程,城网改造项目全面完工。   抓好各项扶农政策的落实。去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56800万元。完成烤烟生产指令性计划,烟农收入达6068万元,实现农特税1335万元;坚持“品种优良化、生产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管理科学化、产品市场化”的原则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全县核桃种植面积发展到41.9万亩,产值达7000多万元;以冻精改良为重点的肉牛产业和以品种选育、提纯复壮为重点的黑山羊产业发展顺利,全县畜牧业产值达22490万元;蚕桑、亚麻、生态茶园等后续示范产业初见成效,发展蚕桑8000多亩,亚麻6000多亩,白木瓜49000亩,生态茶园3000亩,“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模式初步建立。   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认真落实招商引资各项政策。2005年,全县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9项,协议总投资20320万元,实施4项,实际到位资金6879万元;全县非公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000万元;启动了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工业经济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0160万元,工业增加值8760万元。   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第三次修编,规划在城镇建设中的“龙头”作用进一步显现。完成了博南文化园、岑秀公园修建编制工作,银江河滨河路的规划设计方案编制、绿色长廊建设和绿化工程构想已通过审查。宜宾裕川房地产“山水美居”综合开发一期建设工程全面启动,曲硐小狮山回族文化城控制性详规已通过审查。完成了县城生活垃圾临时堆放点搬迁,购置了城镇供水自动加氯设备,实施了县城至曲硐的自来水管网改造,乡镇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全县城镇化率达19.1%。   切实抓好扶贫济困工作。全县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方式改革试点工作起步良好,扶贫开发千村推进工程前期工作有序进行,完成了2个重点村、7个安居温饱村和大龙午“三村”建设项目,16个自然村整村推进项目进展顺利,实施了专项安居工程建设和高寒山区地膜杂交包谷温饱示范工程。同时,加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力度,全县共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