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宁夏日报集团
长期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标准、转移方向、就业稳定和收入水平都处于较低层次,外出打工农民缺乏职业技能,工作不稳定,收入不高,难以稳定转移。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做好农民就业培训,有方向、树品牌、规范化、分类化培训,使农民工由体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转变,才
能使我区劳动力转移方式发生实质性变化。
据了解,去年我区农民纯收入创了新高,但就川区来讲也只是一个技工三四个月的工资,山区农民纯收入仅是一个技工两个月的工资。业内人士表示,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收入,就要把大多数农民从土地上、农业上转移出来,而转移的基本手段就是通过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增强他们市场就业的竞争能力,提高收入。
如何使农民工由以往的体力型转变为技能型?自治区劳动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对农民工进行转移培训工作中需要有方向、树品牌、规范化、分类化培训,即走定向培训路。首先,对市场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训什么人才,实现培训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其次是走品牌培训路,经过几年的实践,吴忠的阿语翻译、清真厨师、平罗的电焊工、灵武的羊绒纺织工等已经初具品牌效应,各地需要突出培训特色,打造自己的劳务品牌。其三是走规范培训路,把农民工技能培训纳入职业技能鉴定的范围,确保参加培训的农民工中有20%的人取得技能鉴定证书,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其四是走分类培训路,针对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年龄结构和基本技能之间的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分类培训。通过这几步培训思路,逐步形成以培训促技能,以技能助输出的培训模式,使劳动力转移就业产生变体力型输出为技能型转移就业的实质性转变。(记者 马骋)
(责任编辑:骆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