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政策动向 >> 内容阅读
农业部监测显示农产品让人越来越放心
来源:种子网           2006年01月27日   阅读:

作者:孙鲁威;李丽颖   农业部近日颁布了200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参照国际标准判定,37城市蔬菜中农药残留监测全年平均合格率为94.3%,20城市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监测全年平均合格率为97.2%,20城市畜产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监测全年平均合格率为97.0%,5城市水产品中氯霉素污染监测全年平均合格率为97.5%。以京津沪深四城市为例,2005年与2001年相比,蔬菜中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提高了近29个百分点,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监测合格率提高了近32个百分点。我国农产品总体上是安全放心的。   农业部从2001年开始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等监管制度,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2005年农业部对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及出口基地县抽检结果是,蔬菜基地县全年合格率为97.7%,水果基地县合格率为98.7%,茶叶基地县合格率为98.1%。饲料产品合格率为92.4%,饲料中违禁药品检测合格率为99.2%,养殖场生猪尿样违禁药品检测合格率为98.6%。畜禽产品中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为97.9%。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控合格率为97.5%。   数字表明,“十五”期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措施得力。一是从投入品环节遏制了源头污染。农业部相继对86种农药、兽药、渔药作出了禁止使用规定,对32种作出了限制使用规定,削减5种高毒农药。同时,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农资打假工作。2005年,农药质量合格率在80%以上,比2004年提高了11.5个百分点。查处违法违规饲料企业198个,查处兽药违规企业4282家,整顿各类农资市场18万多个。二是从生产环节推行了标准化。几年来,农业部共组织创建了全国各类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539个,建设各类省级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近3500个。三是从监管环节提升了监管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全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农业部已组织制定农业国家标准691项,行业标准1613项,地方农业标准7000多项。检验检测体系愈加完善。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农业部机构审查认可并正式对外开展工作的部级质检中心已有238个,建设省地县级产品检测机构1780个。认证体系明显加强。农业部已经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27000多个,认定无公害产地21000多个。   面对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农业部适时提出并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重点是解决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和水产品中“氯霉素”污染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农业部坚持“关口前移”的工作思路,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开展了农药及农药残留、饲料及畜产品中违禁药物滥用、兽药及兽药残留、水产品药物残留四个专项整治。同时,以农业标准化为主攻方向,加强了标准化生产和示范;以抓例行监测和信息发布为重点,推动质量安全工作向纵深发展;以抓试点示范为突破,探索了质量安全追溯的有效途径。   “十一五”期间将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关键时期,农业部提出要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农业,以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机制应对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以较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消费安全和农民增收。 稿件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