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农业机械 >> 内容阅读
新疆兵团农四师职工购买插秧机 种水稻致富
来源:种子网           2006年01月24日   阅读:

2005年秋,聂培森是农四师六十八团三连第一个购买水稻插秧机的人,他的这一举动在连队一石激起千层浪。

聂培森今年49岁,是六十八团的老职工,1998年靠贷款买了一辆东方红拖拉机。前几年,由于农产品价格低,职工收入差,拖欠机力费现象严重,聂培森干了一年的活,却拿不到多少钱,地里的收入又投入在机车上,就这样年复一年,始终没有摆脱贫困。

2003年,全团推行土地租赁承包,先交钱后种地已成现实。当时,聂培森连稻种都买不起,更别说交土地租赁费了。开春时,夫妻俩到连队找领导要求退地,连队领导耐心劝导他们,并为他垫付2.5万元,工会主席又为他担保,把稻种从别的地方赊回来,连长想办法为他解决了肥料和柴油。当年,他的50亩水稻、32亩小麦纯收入3万多元。

尝到种地甜头的聂培森,在2004年又大干了一场,承包50亩水稻、96亩冬小麦。开春育苗时,由于没有掌握好排灌水时间,又遇到低温,稻种发育不良,秧苗全是“秃子头”,插秧时民工都不愿意插。在浇小麦最后一次水时,由于他没注意天气情况,刚浇完水就刮了一场大风,有五六亩小麦倒伏。但他不气馁,通过精心管理,水稻单产750公斤、小麦单产480公斤,获得了可观的收入。2005年,聂培森种植了100亩水稻,获纯利润5万元,而插秧费每亩高达90元。连续两年高额的插秧费,使他认识到农业的发展必须走机械化之路,于是他购买了插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