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团新闻网五家渠1月24日专稿 题:向职工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农六师奇台中心团场党委以民为本求发展工作纪实
作者:杨 莉
当2005年的日历翻过最后一页的时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奇台农场的各项工作也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年初提出的“三增”目标超额完成,社会总产值达到了25600万元,较上年增长17.3%;畜牧业存栏从上年的16.8万头(只)增加到了19.9万头(只);职工收入由上年的8433元提高到了12900元。这一骄人业绩的取得,对于新一届党委班子来说,心里感到踏实和欣慰,他们用实际行动向全场的各族职工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抓结构调整 创新才能有出路
粮畜经济是奇台垦区的传统产业,也是致富一方百姓、壮大农场经济的支柱产业。如何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今年以来,中心团场党委牢固树立了科学的发展观,以不创新就不会有出路的思想理念,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亩均小麦单产增加10公斤、户均增加5只羊、人均增收500元的“三增”强场富民奋斗目标。为此,该场以科技为先导,全方位狠抓了以种子、农技、林业、放牧兽医和化验室为主体的“四站一室”科技机构的建立和科技专业人才队伍的配置;在全场团营连三级干部中广泛展了“三田制”和“科技丰产攻关”达标创建活动;重点在种子统一供应、农机更新改造、牲畜品种改良这“三大基础工程”上狠抓了各项科学技术措施到位率和实效性的落实;加之切实可行的宣传教育引导,全场的118900亩冬春小麦总产达到了57517吨,平均单产由上年的394公斤提高到了484公斤,同比增加90公斤,刷新了建场40多年来的最高纪录,仅此一项就为职工增收1723万元;畜牧业也实现了数量和质量的同步增长,一年来牲畜存栏达到19.9万头(只);仅公费用于购买种畜的资金达23万元,完成绵羊品种改良15276只,冷配改良牛8000余头,均完成任务的100%。农业、畜牧业均在全师单项检查评比中名列前茅,年初下达的经济指标超额完成。
抓干部作风 管理就能见成效
今年,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该场狠抓了干部作风的转变,采取深入、细致、渗透的工作方法,围绕素质工程,着力塑造学习型机关的良好形象,向各级干部发出了“领导班子创先进,领导干部作表率,共产党员当模范”的口号,从备耕到春播,从田管到秋收,领导干部率先垂范,配戴党徽、怀揣“民情日记”深入到生产一线和职工群众“零距离”接触,听取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就连许多会议都在田间地头召开。在扶贫帮困活动中,4个团场的219名机关干部大力实施了以帮思想、帮技术、帮物资、帮技术、帮劳力的“五帮”活动,政委徐秀玲垫付2000元帮联系户曹增解买回了春播时急需用的小麦良种,场长杨忠军担保贷款5000元让联系户杨志林发展养殖,纪委书记后新山为联系户葛新华解决畜牧业贷款,给他赊欠建房修圈所需的门、窗、红砖、木料等物资;在场领导身体力行带动下,机关政法干部马金霞等4人拿出900元钱帮助联系户郑具保考上兰州交通大学的儿子郑天鹏筹集学费; 110社区的38名营连干部个人出钱为联系户统一购买1400只鸡苗,中心团场机关每个科室为三场养鸡户销售50只鸡;在今年持续高温、干旱和8月份洪涝灾害及禽流感等非常时期,更能随处可见干部挺身而出、带头作战的身影……。恰似春雨润心田,点点滴滴的事迹已无法用数字去罗列,老百姓的肯定和口碑是对党员干部们最高的评价。
抓难点问题 动真定能得民心
随着改革和发展,很多历史遗留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接踵而至。对此场党委没有回避和推逶,无论是个人事还是公家事,都敢动真格,真心实意最大可能的协调解决。
今年啤酒花采收时节,10几名家长联名写信找到场里,央求场领导解决其子女们在校时欠下的15万元酒花条摘费,对此场长杨忠军立即派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不但情况属实,还另有40多万元也没有兑现,当即场党委研究拍板:场里经济再紧也不能让老百姓受委曲。当这些职工拿着原本不抱希望的摘花费时,激动地说:“困在心里面几年的‘疙瘩’没想到在这届党委身上解决了”!
针对近10年来的7000余万元应收帐款流失在外、久拖不还的现状,场党委痛下决心,敢动真格,相继成立了6个专项清欠领导小组,分别前往疆内外、场内外克服各种困难,多措并举,实施清欠。经过7个多月来的艰辛努力,全场已清回欠款1260万元,加之各项节支的156万元,年初的“一清一节”目标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在社会各界产生了极大影响,农场党委的凝聚力、向心力更加增强了。
时光即逝,2006年的历史篇章揭开了崭新一页,“十一五”蓝图也已绘制,面对新的里程碑,奇台中心团场党委的信心更足更大了,再向职工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则是他们为官的信念和不变的誓言!(编辑:宋维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