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世界公认的“杂交水稻之父”。组建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公司和“隆平高科”股票上市的目的,是为了将袁隆平研究出来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打入孟加拉、越南、缅甸等第三世界国家。因公司品牌和股票名称均使用了袁隆平这三个字,袁隆平个人因此获得“姓名使用费”共计580万元。目前,袁持有“隆平高科”250万股股票,是第四大股东。
1964年,时任湖南安江农校一名普通教师的袁隆平,在田间偶然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天然杂交水稻。从理论上讲,如果都种这种水稻,亩产可达千斤。这一发现令一直从事“无性杂种”研究的袁隆平豁然开朗。从此,袁隆平走上了研究杂交水稻的探索之路。
经过艰苦卓绝的工作,1973年,第一个具有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南优2号”获得成功。随着改良品种的不断出现,杂交水稻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1986年,袁隆平又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战略设想,并作为国家“863”计划的责任专家,率领着一支有全国十多个省、区成员单位参加的协作攻关大军,历经9年的艰难探索,终于培育出了如培矮64S系列等产量高、米质好的品种,并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
1998年8月,袁隆平向朱钅容基总理打了一个报告请求支援,他要向新的目标、新的高峰发起冲击--选育超级杂交水稻!朱总理闻讯后非常高兴,立即从总理基金中划拨1000万元,予以支持,并请人转告袁隆平:“国务院将全力支持你的研究。”
短短1年多的时间,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已获得小面积试种成功,亩产达到800公斤。目前,正走向大面积试种推广中。这意味着如果中国适合种植杂交水稻的水田都种上了“超级稻”,至少可增产数千亿公斤,多养活几亿人口。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公司组建后,使袁隆平从社会上筹措到的资金用于科学研究,更加如鱼得水。这家以袁隆平的名字命名的公司,将以种子种苗为主业,集科研、生产与销售于一体。袁隆平以他的无形资产入股持有这个公司5%的股份。这笔资产,按市值计算约有1亿元人民币。此前的1998年,湖南四达资产评估事务所曾对袁隆平进行了品牌价值评估,结论是其品牌价值1000亿元!“袁隆平价值1000亿元!”,这是当年媒体爆炒的一条新闻。当然,对于袁隆平来说,这1000亿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他依然属于工薪阶层。袁隆平说:“我觉得我生活很好,钱够用够花就行了。”
2001年年初,袁隆平更是作为中国仅有的两名科学家受到了中国政府500万元人民币的特别奖励。这是国务院首次对科学家的特别奖励。
袁隆平身价百倍,但这是否就意味着科学家就是“知本家”了呢?
社会上还有三点质疑:其一,成为了上市公司的名誉董事长,袁隆平就不得不面对角色变换--由科学家到“知本家”的变换。与水稻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能习惯与股票打交道吗?其二,上市公司是个很玄妙的东西,袁隆平却连几时敲钟也不知道,他是否会讲第四大股东的语言?其三,袁隆平即便会使用自己在股东大会上的权利,但管理者虚位的结构能令袁隆平顺利行使自己的权利吗?如果无法完成角色变换,袁隆平仅仅是帐面上有钱而已。
对此,袁隆平早就承认:“我对股票不感兴趣,我关心的是我的研究。”然而,“知本家”所信奉的却是:资本的力量能改变一切。如何让钱生钱,这才是资本的价值。因此袁隆平1亿元身价仅仅是“知本家”的外包装,骨子里还是地地道道的科学家。
追求证券市场信息快捷、权威、全面是证券之星永恒的目标!向投资者展示大金融宏伟的圣殿是证券之星永恒的信念!证券之星即将再次改版,欢迎各位长期支持证券之星发展的朋友不吝赐稿,让我们携手发出资本时代属于自己的声音!
来源:《财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