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农资信息 >> 内容阅读
“三农”服务挽起市场的“手”解析“彭泽模式”
来源:种子网           2006年01月22日   阅读:

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群众对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乡镇机构改革、职能转变的大背景下,政府所掌握的行政资源又非常有限,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该如何破解? 从2004年开始,江西省彭泽县开始尝试政府服务与邮政网络相结合,建立起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形成了一种崭新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农民在家门口就可办理所有涉农事务,受到了群众的欢迎。这种借市场流通网络之手,将有限行政服务资源成倍放大的“三农”服务模式,被专家称为“彭泽模式”。 今年年初,彭泽县定山镇响水村农民汪文计划2月16日去广东东莞打工。但是,他的身份证已过期了,而此时距外出期限不足20天。汪文万分焦急之际,试着给村便农服务点挂了一个电话。很快,村代办员便来到汪文家,将证明、照片等材料收走,转到镇便农服务站,然后又由邮递员递交到县便农服务中心…… 2月14日,汪文从村代办员手里拿到了新的身份证。这是他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汪文说:“原来村民办个身份证非常费劲,自己办理最快都要一个月的时间。要先开证明,然后到镇派出所办理,但就算办好了也不能及时知道,经常要去镇里询问。而村子离乡镇很远,往返有15公里的山路,村民来回一趟非常不易。在乡镇办事还好,但一些大的证件要到几十公里外的县城去办,每个部门都要跑,材料不齐还得跑个三五遍,有时一个证件好几个月都办不下来。” 如今,彭泽县农民办事基本可以做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据彭泽县便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朱新珍介绍,每天,各个乡镇便农站都会通过邮政网络将乡村里的办事材料转到县里,县里各职能部门现场办结或限期办结后,邮递员又会将这些证件及时分送到各村,分发给村民。 彭泽县委副书记朱作清认为,彭泽县三级便农服务网络的建立,使政府与市场找到了共赢点和对接点,把政府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乡村的每个角落。 朱作清认为,这一便农服务体系有三大特点: 一是实行资源整合,实现了行政与市场的对接。“彭泽模式”实行党政组织和邮政系统的联合,既有市场的活力优势,又有行政资源的保障。相对政府部门而言,邮政服务覆盖面广,贴近农民,运行效率高,成本低。相对邮政部门而言,政府在协调各方、整合资源方面占有优势。为此,彭泽县委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同时工商、邮政、农业、民政等27个涉农部门组成的三级便农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新型“三农”服务体系。 二是盘活现有资源,扩大了为农服务范围。彭泽县依托县邮政局农资连锁配送服务中心和服务大厅,设立县“三农”便农服务中心;依托乡镇邮政所和乡镇机关闲置空房,设立“三农”便农服务站;利用村镇或党员干部家中闲置的房子,设立“三农”便农服务点。到目前为止,“三农”服务体系已覆盖了全县每个村庄。 三是服务体系运转流畅,活力得到提升。记者了解到,彭泽县三级便农服务体系包括了政务、办证、信息、农技推广、生产生活资料配送等五个服务平台,服务内容涉及到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仅今年以来,彭泽县利用这一网络就为农民代办各类审批事项2.3万件,代办各类证件6800多件,传递务工信息5200多条,配送生产资料65吨、良种近20万公斤,给全县农民带来近千万元经济效益。 政府在社会经济服务方面与农民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这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盲点和难点。江西省邮政部门和九江市组织部门经过调研认为,“彭泽模式”变过去坐等上门的被动工作方式,为依托现代邮政物流网络实行主动服务,实现了用有限的政府资源、更大限度地为农民群众服务。特别是在目前农村社会化服务基础薄弱、组织缺失的情况下,彭泽的探索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些基层干部还认为,在免征农业税之后,“彭泽模式”还为转变乡镇机关职能和乡村干部作风找到了一条新途径。 为保持便农服务工作的长效性,目前,彭泽县正在进一步完善服务管理制度。县委组织部长屈华东介绍说,在管理体制上,彭泽县三级便农服务网络实行“双重管理”,既接受邮政部门的垂直指导管理,又分别接受县便农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领导;在管理方式上,实行绩效管理,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工作纪律等提出明确要求,并纳入乡镇和县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的政绩考核。 作 者:记者 郭远明 陈春园 - 责编:游 黎 来 源: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