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财经要闻 >> 内容阅读
农民收入增幅超城镇居民
来源:种子网           2006年01月22日   阅读:

我市“十五”期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连续四年增幅超过10% 来源于:中山日报 2006年1月22日 第 4031 期 A1版  阅读次数:100 中山网讯 记者昨从农业等部门证实,按照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办法核算,预计2005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102元,增长10.1%,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1.1个百分点,至此,“十五”期间我市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幅均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据有关资料显示,“十五”期间,我市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幅分别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出0.3、0.2、5.9、4.9、1.1个百分点,其中,自2002年以来,我市农民人均年收入已连续4年保持10%以上增幅,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刚刚过去的2005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55元,增长9%;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8102元,增长10.1%。 市农业局局长卢君达认为,我市一系列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措施得到落实,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是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坚持利益向下的具体体现。以2005年为例,卢君达分析认为,五大因素促成了农民大幅增收。一是政策性因素。全市上下加大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如粮食直补政策落实,取消农业税,加之一区三线森林改造、“四旁”绿化和缓坡山地种果、农桥农路建设、鱼塘整治、内河整治等“农村五项工程”建设实施多年,其中仅取消农业税就为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二是生产性因素。2005年几大作物增产,包括水果、蔬菜、粮食、树木、水产、花卉等主要生产项目增收。三是市场因素。鱼、香蕉、粮食、蔬菜、水果等价格普遍有所上升,畜牧业前三个季度行情也很好。四是工资性收入因素。2005年表现尤其明显,因为各级加大了农民转移就业力度,务工农民增多,一年转移2.7万农村劳动力,工资性收入让相当部分农民增收。五是外出承包耕地因素。近年来,农民外出承包耕地积极性很高,外出承包耕地数额2005年达到6000公顷,比上年翻了一番多,有的镇区还对农民外出承包耕地给予补贴。 分析今年农民增收形势,随着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力度加大,“三农”工作形势会更好,农民收入可望保持高增长。    作者:记者 程明盛  网站编辑:陆超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