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是中国股市急剧波动下滑的一年,上证指数一度下探998点,许多股票跌破原始发行价,5元以下的股票比比皆是……不管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中小投资者都对证券市场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担忧和不安全感。
但是,2005年的证券市场并非一无是处,股市的重大突破是将非流通的国有股改革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绝大部分的上市公司确立和实施了股改方案,压在中国股市头上的一块大山正在被移去。2006年,新年伊始三连阳的开门红,确实给人们带来了惊喜和希望。新年伊始股市大幅上涨在中国证券历史上并不多见,股市发力的原因和影响何在?
一、《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是新年行情最直接的利好
商务部、证监会、国税总局、工商总局、外管局1月5日联合发布了《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刚一发布,立即在沪深股市引起强烈的反响。由于《管理办法》规定了国外投资者对已经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可以进行战略投资,政策倾斜使G股再次成为市场资金追逐的焦点。此举是A股市场一大利好,并将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深远影响。外资并购将从题材炒作转向实质性并购行为。
国外战略投资者有别于QFII,他们以产业资本的角色进行股权投资。由于存在三年限售期,国外战略投资者实现赢利最大化的最好办法是,从产业经营角度帮助这家公司提升业绩,使得股权增值。外资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将从实质上改善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状况,因而对股市是长期利好。
二、《管理办法》出台将对市场产生四方面的影响
对外资战略投资者直接投资A股开禁,是管理层引进QFII、社保、保险系基金公司、 银行系基金公司等系列机构资金之后,又一引进资金的重大举措。该重大利好的推出将产生四方面重大影响:
第一, 强化了中级行情预期,大盘强劲走势大大鼓舞了市场做多人气。
第二, 外资战略投资者锁仓三年的时间规定,使基本面有一定支撑的蓝筹股成为外资战略直接购买目标的可能性较大,盘面显示有色、港口、地产、汽车、航空、银行等具备稀缺、垄断或人民币升值概念的蓝筹股受到机构资金重点追捧,走势上有色、汽车股成为涨停榜热点。
第三, 允许外资直接购买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或新老划断后的新上市公司,通过对投资对象上的限制,体现并落实了管理层对股改公司给予政策的倾斜,股改因素成为市场最大的涨停兴奋点。
第四, 中期角度看,从香港、台湾及日本等周边股市发展历史看,在本币升值、外资介入的大背景下,都曾引发较有力度的牛市行情看,允许外资直接投资A股,将会成为诱发新一轮大牛市的又一重要诱因。
分析表明,外资并购的重点行业应该集中在四类:一是资源类行业。如钢铁、金属非金属与采矿行业;二是资产类行业。如房地产行业,可以享受土地升值和汇率上升的双重好处;三是限制少、壁垒低的行业。如零售业务;四是金融服务业。
三、政策消息面利好因素不断涌现
在政策利好的支持下,2006年中国股市有望出现一个转折性的向好走势。最近,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多条政策措施,其中一些措施对股市将构成利好支持:
一是2006年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006年货币政策的预期调控目标确定: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6%,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14%,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金融货币政策的稳定将为证券市场营造一个宽松的融资环境。
二是外汇管理向优化结构、拓宽投资领域和渠道的方向改革。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2006年,外汇局将进一步优化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和资产结构,继续拓宽外汇储备投资领域,并完善QFII制度,继续支持国内资本市场发展。积极探索更加有效运用储备资产的方式,把储备运用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继续完善风险管理,积极提高储备资产的收益水平。
三是《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助推上市公司的良性发展,证券市场成为受益者之一。2006年第一个工作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办法》规定,用于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向激励对象发行股份、回购本公司股份等渠道解决标的股票来源,激励对象最多可以无偿得到上市公司1%的股权。如果按照《办法》规定的激励措施,以每个股权激励对象获得1%的最高股权激励比例计算,我国A股上市公司全部进行股权激励计划之后,我国1427个上市公司理论上会新增加14000多个身家2300万元的千万富翁。我国在股权激励机制的推动下,证券市场必将成为受益者之一。
四、2006年新增资金将超过市场扩容需求
资金面一直是决定股票市场上涨或下跌的重要因素,从2006年市场的资金供需情况来看,新增资金将远远超过市场的扩容需求。预计2006年我国股市将新增5700亿元资金入市。
而据专家估计,2006年股市资金需求量约为3000亿元左右,就供需平衡而言,资金供给完全能满足股市扩容的需求。按照上述预期,2006年证券市场有可能彻底扭转过去4年来资金供应小于市场扩容的尴尬局面。因此,2006年,我国股市将进入重要的转折期。
五、2006年证券市场将凸现三大热点主题
2006年是证券市场制度创新年,交易制度创新、发行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创新等都指向全流通下的G股和新股,而其中的蓝筹股、指标股更是享受到各种制度创新的眷顾。据统计,目前市场完成股改的G股动态平均市盈率为11.3倍,所有股票的动态市盈率为18.2倍,这说明目前股票估值水平较为稳定,整体投资价值明显。从市场投资热点角度分析,元月前三个交易日展现的热点已经为我们提出了2006年市场三大类主题投资的脉络。
第一,蓝筹股和指标股是价值投资和无风险套利的佳品
过去投资蓝筹股和指标股是以价值投资理念作为基础的,当市场进入2006年,投资蓝筹股和指标股在价值投资的理念之外会贴上一个新的标签———“金融创新”。从股改权证诞生以来,围绕蓝筹股、指标股的进行金融创新传闻就一直不断,围绕50ETF权证、发行备兑权证、指数期货等金融创新产品,蓝筹股和指标股的市场活力将大幅增强,同时其流动性也会更好,运用各种组合投资工具能够实现无风险套利,蓝筹股和指标股将成为机构资金重点照顾的板块。
第二,资源股和垄断股将成为外资并购的重点对象
《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对于外资打开闸门既兑现入世承诺,也为市场带来了可观的增量资金。外资投资A股有三年以上的持股期限限制,出于长期投资、获取超额投资价值的目的,除了介入价值被低估的公司之外,外资也会通过战略持股谋求介入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努力提升上市公司经管水平来达到投资目的。如此必将使得市场出现以外资并购为题材的板块群,如具有资源和垄断优势的矿产资源类股票、地域垄断优势的机场港口类股票、政策资源优势的金融股和有线网络股等都是外资觊觎的投资对象。
第三,设备制造股和电信科技股将受益于“十一五”规划节能、环保、技术升级、产业升级都是“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经济重点发展方向,因此应该对诸如太阳能、风能、环保设备、3G等主题投资板块个股给予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