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粮食市场
今年是粮食市场全面放开的第一年。截止2004年10月22日,全省国有粮食企业今年已收购粮食65.22亿斤,同比多收21.1亿斤,增幅23.9%。其中小麦18.2亿斤,早籼5.2亿斤,中籼38.9亿斤,晚籼0.9亿斤。
1-9月,全省粮食总收购38.21亿斤,同比增加18.92亿斤;总销售78.65亿斤,其中外省10.64亿斤,同比减少14.23亿斤;总库存36.65亿斤,同比减少45.73亿斤,其中商品粮30.33亿斤,地方储备粮6.32亿斤。
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粮食产购销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情况。农产品品种增多,数量增加,城乡居民食物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直接食粮明显减少。2001年,农民人均直接消费粮食279.8公斤,比1995年人均消费292.1公斤减少12.3公斤,下降4.2%;城镇居民人均直接消费粮食81.4公斤,比1995年人均大约消费100公斤下降20%左右。按农村人口4238万人、城镇居民1764万人计算,全省每年口粮直接消费粮食266亿斤;饲料用粮按料肉比计算,全年需饲料粮170亿斤,全省实际用于饲料的粮食大约为120亿斤。加上工业用粮30亿斤,种子用粮10亿斤,全年粮食消费为426亿斤。1998-2002年,全省平均粮食总产454亿斤,产需略有盈余,但结构性余缺明显。
(二)油料市场
截止2004年10月22日,全省国有收购企业今年已收购油脂10.54万吨,其中菜油10.52万吨,收购油菜籽35.09万吨,同比多收1.09万吨。
今年我省油菜籽市场特点是开称价高,之后逐步回落,收购进度缓慢。5月18-21日,省内油厂陆续开秤,挂牌价格集中在2.76-2.80元/公斤,但市场较冷清,此价维持到6月初。此后价格开始回落,6月4日襄樊市收购价在2.6-2.7元/公斤,其他地区均低于2.6元/公斤,大部分地区在2.5-2.6元/公斤。油菜籽收购价格低位运行,农民交售菜籽的积极性不高,正常收购期的收购进度不快。
(三)其他农产品市场
棉花,2003年全省纱产量74万吨,纺纱用棉59万吨,所需棉花生产量应在65万吨以上。近几年的棉花产量不足原棉需求量的60%。
今年,全省开称籽棉每公斤5.0-5.2元,与上年基本持平,目前,基本稳定在4.40-4.60元,比上年同期7.60元左右,减3.00元左右。从我省基点监测情况分析,到9月中旬,棉花价格跌至今年最低点,从9月下旬开始,棉花价格止跌并开始反弹。分析主要原因是国家宏观调控、农民惜售、国际油价上涨、棉花生产成本提高等因素影响。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已发放贷款近6.7亿元,支持棉花收购企业收购皮棉123万担,比上年同期多收43万担。
蔬菜,10月中旬监测的主要几个蔬菜品种零售价分别为白菜每公斤1.35元,西红柿2.48元,黄瓜1.91元,青椒2.25元,土豆1.38元,比本月上旬分别下降4.96%、1.64%、4.66%、2.05%和2.89%,下降原因主要是随着中秋、国庆节涨到今年价格最高点,节后价格随之惯性回调,近期,秋菜陆续进入上市旺季,缓解了前期蔬菜供应的压力,随着主要农产品价格趋于稳定,蔬菜价格回落也成必然。
茶叶,今年茶叶市场行情好,价格上扬,平均价格上涨10%左右。茶叶出口增加,预计出口茶叶12万担左右,创汇近千万美元。
水果,今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基本稳定,但由于加快了品种改良的步伐,我省水果品质有了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市场价格走好。今年是柑橘小年,早熟品种0.60元/斤,中熟品种0.50元/斤,晚熟品种0.40元/斤,总体上价格同比持平略增,增在优良品种上,砂梨0.7-0.8元/斤,而优质品种高达1.40元/斤。今年我省优质桃也俏销市场,价格也高出一般品种的一倍以上,而且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