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农业机械 >> 内容阅读
邹平县:点击农机化关键词,凸现机械化显著作用
来源:种子网           2006年01月20日   阅读:

2005年是邹平县农机化大发展的一年,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积极探索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路子,超常规发展。截止2005年末,农机总值高达3.98亿元,农机总动力109万千瓦,农机具保有量2.33万台,大中型拖拉机1813台,农机总动力109万千瓦,农业生产各项农机化指标走在全省的前列,特别是小麦生产各环节实现了机械化,玉米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也有了长足发展。回顾历史,点击有关词语,邹平农机化发展可见一斑。 玉米联合收获 9日2日,在长山镇大尹村农民王良才的玉米地里,一台4YW—Q型全幅玉米联合收获机驶过后,不到20分钟,一亩地的玉米秸秆全部化作碎沫直接还田,黄澄澄的玉米棒欢快地跑进在此守候已久的农用车里。围观村民惊喜地说:“一亩地机收才20分钟,我们2个大汉仅掰一亩地玉米棒子还要紧赶慢赶一天呢,还是机收痛快!”。目前,邹平象这样的玉米联合收割机有近百台。 由于今年秋季雨水偏多,玉米成熟期推迟半个多月,直接影响到了小麦的适时播种,让政府和农业专家揪心了好一阵子,连最有经验的种田老把式也说今年小麦够呛能种上。有了玉米机械化收获,给邹平秋种多争取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既从从容容的种上了小麦,又腾出宽裕的时间侍弄棉花和其他秋季作物,让邹平的忙秋不再忙了。 购机补贴 前段时间,享受到8200元购机补贴的邹平县农机手高承贤从农机局领回了一台“向农”牌玉米联合收割机,机子开进村,他高兴地说,购机补贴为我解决了资金短缺难题,政府的这项惠民政策成为农民致富的“助推器”。 邹平县是全省农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无论是农机保有量,还是农机科技含量在全省排名是比较靠前的。今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使用方案》和优先补贴条件一出台,该县积极响应。一方面主动出击,努力争取国家购机补贴;一方面为购机农民提供优质购机信息服务。7月份由省市农机主管部门调济和安排到该县的35万元首批农机购置补贴及时发放到10多位购机农户手中,这一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了邹平广大农民购置农机的积极性,极大激发了农民的购机热情,拉动了农机消费的增长,仅此一项政策就带动邹平农户近200万投资农机,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农机土地代管 随着农业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和进入二、三产业,农村土地经营发生了新的变化,土地流机制初露端倪。 2005年,邹平农机局引导农民,尤其外出务工人员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鼓励农民开展土地租赁、土地托管、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签订土地代管合同近千份,代管土地面积1万余亩。土地的流转一方面解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使打工和经商人员安心在外工作,一方面还能为农机经营大户提供充足土地,发挥土地效能,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有效地发挥了农业机械作用,从而为农机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农机合作组织 2005年邹平各镇办纷纷组织农机大户和农机自用户结成农机服务组织,实行联合经营,开展跨区作业,极大地提高了农业机械工作效率。正是由于这种农机组织的出现,才克服了天气不利影响,加快了麦播进度,将天气影响降到了最低限度,保证了全县小麦播种的顺利进行,而且提高了农机的经营效益。 我县农机户个体经营较多,目前比较普遍的是农机户和农机专业户,机械重复购置,小而多现象非常普遍,这成为实现机械化的主要障碍。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在租用或雇佣农机作业中受其规模限制,其交易成本很高,效率也较低下。建立和完善农机合作组织,是解决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中诸多矛盾的突破口,其好处可以归纳如下: 发展农机合作组织便于政府宏观调控,落实农业补贴措施。改变以前的松散式管理为合作组织统一管理,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了管理成本。    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有利于提高信息化,便于跨区作业调度,有利于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改变农户一家一户与多家多户错综复杂的交易方式,从而降低了农户的交易成本。     发展农机合作组织可促进农业机械的专业化、多样化,为农户提供从耕作、种养、收获到加工的一条龙服务,适合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国情,能够满足农户因结构调整引起的种植作物多样化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使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总体提高。  发展农机合作社,将农机专业户组织起来结成利益共同体,可以规避个体农机户由于竞争而带来的风险。 农业机械化并不是让农民家家户户都拥有成套的机械设备,而是通过机械载体来给农民提供服务。我国当前存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分散性、小规模和农业机械化的矛盾,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  农机服务体系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机械不仅广泛应用于粮食、经济等作物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而且逐步向其他服务领域拓展,这就给农机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建立服务体系,健全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就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2005年邹平农机服务体系有以下特点: 一是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加大。 2005年邹平从农业生产实际出发,引进、试验、示范了一批适合邹平的农业机械新产品,尤其是玉米收获机械、秸杆青贮机械等新型农机具的引进推广,提升了邹平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把农机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加速了农机化发展进程。 二是农机化培训网络健全。 2005年邹平加大了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大了对农机培训阵地的资金投入和师资力量配备,并采取集中培训与送教下乡相结合,常规培训与季节性培训相结合,农机驾驶操作技术培训与农民技能技术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培训农民技术人才,全年共培训农民农机技术人员800余人次,提高了广大农民及农机手的技术素质和安全生产意识。 三是农机维修、供应网络健全。 为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民,2005年邹平农机部门加大对农机维修门市进行考核验收的力度,并对从业人员进行技术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对农机经营大户建立了专门档案,根据机手的技术水平与机车性能状况,开展定期的上门技术培训和机械保养维修服务。